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矿山“熔炉”锻造良才 杭州知青煤城访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09:19 宁夏日报

  本报讯(记者申东)结束了在永宁县回访活动的杭州知青一行40多人,昨天来到了他们在宁夏生活和工作的第二个“根”———位于石嘴山市的原石炭井一矿、三矿及白芨沟矿,走访昔日的战友。

  1970年至1972年间,有两批共100多名在永宁下乡插队的杭州知青被招工到原石炭井一矿、三矿、四矿、乌兰矿、大峰矿及卫东矿(后更名为白芨沟矿)。他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
的工作机会,经常是天还没亮就下矿井,天黑才上来。由于是手工作业采煤,至今许多知青的手臂上还留着当时工伤的烙印。在工作之余,许多知青自学成材。曾经在白芨沟矿南二采区当过矿工的浙江省《联谊报》副总编余小沅,只身一人在小地窑里笔耕不辍,就在返杭的那年发表了首部长篇小说《商鼎》。1995年,他又创作了反映白芨沟矿工工作和生活的长篇小说《煤魂》,荣获全国“乌金文学奖”;当过矿工、做过宣传干事的陈其广恢复高考后考入南开大学,后又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硕士、博士,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专家。还有一部分知青扎根矿区,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宁夏的煤炭事业。知青张安明由矿上培养、成长为机电总工程师,在矿上工作37年,退休返杭后听到矿上由德国进口的洗煤机发生故障无人能修时,在杭州呆了3个月后毅然返聘到矿上,继续发挥作用。

  回访知青非常关注矿区的发展。在与矿领导的座谈中,当得知宁夏煤业集团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多年来百万吨死亡率一直控制在0.5%以下,所有开采区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时,知青们感到由衷地高兴。在回访白芨沟矿活动中,知青们印象中的脏乱的街道,如今变得干净整洁,绿化得非常好,许多知青以前住过的小地窑,如今已变成砖瓦房。知青回访团团长蔡孝侗在回访活动结束后告诉记者,他在宁夏有两个根,一个根在永宁,一个根在白芨沟矿,他祝愿“矿区的明天更美好”。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http://www.nxnet.cn)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