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剧“角儿”们的生存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4:52 人民政协报

  与当下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千万身价的歌舞“明星”相比,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角儿”们的身价却相形见绌。“多是一场200至300元,前不久到郑州演出拿到1500元,也就这么多了。”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谭派京剧艺术第六代传人谭孝曾委员说。京剧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演出市场萎缩使京剧院团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为振兴京剧艺术,由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带队,十位京剧名家组成的全国政协委员考
察团自8月2日至14日,辗转到云南、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五省就“京剧院团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考察。

  10年辛酸苦练功一月500难糊口“我现在根本不敢招生,现在院团都在精简人,把学生招来了,毕业了往哪里送?!”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荀派传人孙毓敏委员最揪心的是学生辛苦练功10载,最后分配到院团里,却只能拿五六百块钱工资,难以维生。

  “一个京剧苗子,要在戏校学习10年,唱念做打非一日之功,一招一式都是真才实学”。然而目前京剧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却让张学津委员觉得,学戏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

  “一场戏下来只挣10元,都不好意思说出去”,湖北省京剧院的梅花奖演员张慧芳背井离乡从河北来到武汉,为的是事业发展,但“京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我们现在是破的也穿,错的也穿”,虽然是台柱子,每月入不敷出的生活压力让她感到无助和失落。

  被划入演艺圈内的京剧演员的生活状态与外人的想象大相径庭。“有30年工龄的老演员,一月才拿三五百元”,宁夏京剧团团长,一个七尺男儿说到伤心处几次哽咽,让老艺术家们听得心碎,跟着抹眼泪。“用清贫来形容京剧演员一点也不为过。”

  48岁才成“角儿”人才匮乏愁煞人“京剧是‘角’的艺术”,年近古稀,曾拜多位名家为师的刘秀荣委员一路都在强调这一观点。她说,没有一批造诣精深、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就没有京剧艺术的辉煌。

  但在待遇低、条件差的情况下,想留住人才谈何容易。特别是西部地区,更是好的人才难留住,后备人才匮乏。

  云南省京剧院曾得到省文化厅支持的引进优秀演员计划却以失败而告终。“我们根本没有竞争力”,省京剧院张院长说自己是雄心勃勃,却力不从心。

  经济欠发达的宁夏,其京剧团的主要演员更是青黄不接,多是48、49岁的老演员。猴戏的主角今年48岁,曾为生计做过划玻璃的小工。

  近十五年内再未大规模补充人才的陕西省京剧团,各个行当中挑大梁的演职人员相继退休,目前,导演、演奏等多个岗位空缺,演员行当不全,要排戏,必须聘请已经退休的老艺术家和外借专业人员。

  一方面缺少“角儿”,另一方面到了年龄就退休,使很多老艺术家无用武之地,造成人才浪费。“50岁是京剧人才最成熟的时期,这时让他退休并不合适”,委员们说,“我们只学会了老师十分之一的戏,年轻演员也就学会了15分钟的戏,老演员退了,很多戏就传不下去了。”

  市场萎缩观众少煞费苦心找出路“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

  这是剧团的生存状态。“看得少、学得少、实践少、闲的时候多”。这是演员的现实生活。

  包括京津沪在内的各地京剧院团不约而同地面临市场萎缩观众少的困境。经费投入不足,使许多地方京剧院团只能发40%至60%的工资,其余需要演出收入“填空”。

  为赢得市场,很多京剧院团是“9万元一场的商业演出我们要演,2000元一场的下乡慰问也要演,免费送戏进校园也得去”。云南省京剧院张院长说,缺少市场经营人才也是京剧市场难以开拓的原因之一。

  “民营资本不是雷锋,京剧院团效益不好,民资不看好,也不进入”,云南省文化厅官员的话有一定代表性。

  于是,只好“自救”的京剧院团,创作新剧成为首选。

  考察的几个省区近年都有许多新的京剧剧目趁势、乘兴上演,但大张旗鼓排戏、热热闹闹获奖后,就会变得冷冷清清。“得了奖也就宣告了使命结束,从此束之高阁,能传世的精品并不多”,胡芝风委员说,与其如此,静下心来真正思考一下“国剧”的出路更显重要。

  对于中国京剧所处的尴尬境遇委员们忧心忡忡。孙毓敏委员直言不讳:“京剧现在就像是亚健康,表面看起来一片繁荣,但身上、骨子里,到处都是病。”来源:《人民政协报》乌云斯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