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抗争”让我们震撼流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0:29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震撼我们的内心”,连日来,本报连续推出的一群来自大别山贫困学子在困境中抗争不屈的报道深深打动了省内外读者。抗争精神永远感动

  从有着“十七岁女生尴尬”的黄珺,到一家三代与生活抗争的李成溪,从“站在高山上眺望”的刘飞,到有着“辩证生存法则”的余佼佼,再到打算“拍卖奖状筹学费”的汪冬
琴。这些尚未完全脱去稚气的孩子,用大别山人特有的坚韧不拔的生存态度,打动了无数读者。这几天,北京、广州的网上读者与省内各地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表达自己的感动,并表示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孩子撑起一片天”。

  安庆市的刘女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看到小刘飞背着那么粗的竹子走在山路上的图片,自己的眼睛都湿润了。刘女士的儿子和刘飞年龄相仿,却基本没有受过多少苦,她用刘飞的例子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像刘飞那样成才。

  合肥广利医疗器械公司副董事长付惠女士说,佼佼用自己的生存法则闯出了一片天地。“她现在有了一个登上更高平台的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帮帮她。”付女士决定亲自去余家看望她。合肥某商贸企业经理李女士致电记者称,汪冬琴的事迹感动了她,其弟弟汪王强给姐姐让学去做木工学徒的事迹也令她十分感动。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希望将汪王强接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并为其提供免费住宿。

  自助者会有“天助”

  “自助者天助,天道酬勤。”身在广州的石先生是安徽宿松人,他在网上看到成溪的报道后立即致电本报:“我也是从宿松走出来的苦孩子。”石先生说,在广州有不少宿松老乡,都是当年考大学走了出来。“有一个宿松老乡,父母是靠拾破烂供他上学的,最后在大二那年还是因为贫穷被迫辍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他已经成了广州的亿万富翁。”他想告诉成溪,苦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他表示将号召在广州的宿松老乡献出自己的爱心,支援家乡的学子。

  看到本报关于刘飞的报道后,深圳名家汇城市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宗玉先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从革命老区六安走出来的大别山人,对于贫困生活他并不陌生,自己就是从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努力走到山外的。程先生决定,提供刘飞大学4年的全部学费。

  从江西来合肥出差的孙先生在看到余佼佼的报道后,深夜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佼佼的抗争精神实在感人!”他表示他将在余佼佼到学校报到后,给她寄钱过去。

  铜陵市的罗先生和妻子开了一家小书店,生活并不富裕。但他表示愿拿出500元资助汪冬琴。罗先生怎么也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只是说:“希望让汪冬琴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人关心着她,让她不要着急。”(下转A6版)

  作者:宫礼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