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融街立体交通 人在车上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1:09 华夏时报

  金融街立体交通人在车上走

  直通西二环和写字楼路口设红绿灯全部工程2006年完工

  本报记者范颖华报道作为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4条主干道之一,金融大街昨天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这也是国内首条地下交通工程。据介绍,整个工程建成后,将形成金融街商
务区“人在车上走”的立体交通网络。

  4条主要通道

  可直通西二环

  据负责施工的北京市政三公司金融街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位于西城区金融街中心地段地下11米左右,东至太平桥大街,西至西二环,北至武定侯街,南至广宁伯街,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道路全长2378米。

  该工程由4条主要道路组成,道路宽9.5米,车行高度3.5米,全部工程将在2006年建成。10月1日前,因修建地下交通工程而封闭的金融大街将恢复通车。

  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建成后,在未来两年内,将实现由地下步行系统、地下行车系统、地下停车系统三层网络组成的金融商务区立体交通网络。

  地下一层行人

  地下二层行车

  地下交通工程由地下行车系统和地下人行系统两部分组成。地下行车系统位于地下二层,行车系统通过地下隧道与西二环路与太平桥大街直接相通;地下人行系统位于地下一层,连接金融大街东西两侧建筑物。

  地下道路规划设计与地面设计完全一样,交通规划明确,分上行下行双车道,路口增加转弯车道,还有4处红绿灯,各种交通标志也十分齐全,车辆可以通过地下通道进入金融街的近20个楼座。

  除了私人停车位,这些楼座的公共停车位资源共享,对社会开放。建成后,可大量分散金融街地区交通高峰时的地面车流,缓解地面人车交叉的矛盾。高峰时段,地下行车系统每小时可消化约2000辆地面交通车辆。

  5米一个送风口

  9个通道供逃生

  地下交通工程每隔30米就安排一个消防栓,还有火灾报警烟感器、消防广播系统、火灾报警电话等防灾设施。每隔5米有一个送风口,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排风口。一旦发生汽车燃烧,与众不同的横向排风设计,可将浓烟迅速排到地面,烟尘不至于沉积在2米以下的位置。

  同时,地下交通系统入口的设计将避免地面雨水大量下灌,而地下两侧也都设计了排水坑,将流入的雨水汇集于此,并通过排水泵抽到地面。

  此外,地下交通系统还有9个紧急疏散通道,供紧急情况发生时司乘人员逃生之用。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