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阳潘建伟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1:50 都市快报

  在20日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东阳籍物理学家潘建伟独得素有“中国青年诺贝尔奖”之称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以及100万元奖金。

  作为第14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35岁的潘建伟看得很淡:“致力于我所钟爱的科研,快乐,无悔。”

  把神话变为现实

  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可翻越到十万八千里之外。潘建伟所研究的,正是人类远程传输自身的充满神奇的科学课题。

  潘建伟目前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他创造了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5个世界第一。他说,科学家已经能够成功地发送光子,目前正在对更大的物体和在更远的距离上进行传输研究。随着现代量子物理研究的不断进展,未来实现传输人类自身,也不再是神话。

  潘建伟的研究成果曾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评为2003年、2004年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并先后7次被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为年度世界物理学重大进展。去年,他被评为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同为十大杰出青年的还有刘翔。

  小时候的问题就比较独特

  潘建伟的物理天赋从小就显现出来。

  4岁那年,小建伟在听妈妈讲太阳的故事后,突然问道:“你不是说我们离太阳越近越感到热,可是我在山顶上,明明是离太阳更近了,为什么我感觉更冷呢?”妈妈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说等他长大了好好学习就会明白。

  在东阳中学时,他最喜欢的课目是数学和物理。当他读了爱因斯坦文集后,不由自主地迷上了物理,并开始琢磨着,写了一些物理方面的小论文,别看篇幅不大,但论得头头是道,论点也比较新鲜。

  高中毕业,他放弃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机会,坚持自己考喜欢的学校和专业。1987年,他如愿考上中科大近代物理系。

  浙江严重缺乏科技人才

  浙江科技厅成果处的石副处长表示:浙江省的大院大所、著名高校和大企业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大力引进和培养专家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当务之急。目前,省里正在着手此类工作,比如“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

  潘建伟档案

  磐安县双溪乡人,现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直接被维也纳大学聘为研究员。(见习记者刘徽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