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媒体记者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系列报道之十九:泾川惨烈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2:00 三秦都市报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宁夏兴隆镇的第4天,一个大雨滂沱的阴霾日子,部队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遭遇强敌,惨烈战役中,年仅28岁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中弹牺牲。

  “红军楼”往事

  8月17日,采访组从泾川县城北行约15公里,一路颠簸穿过王母宫山山道,直向王村镇四坡村,踏访昔日战场,拜谒先烈吴焕先。随行的当地党史办副主任王学贵说,四坡和掌曲两个村子相距只1公里,从前合称四坡村,“当年四坡村战役发生地实际在今天的掌曲村地界。”

  坐落在山塬上的掌曲村,有500多户人家。在74岁的张彦庭引领下,记者进入一个青松环绕的小院落,院中矗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革命遗址纪念碑”,碑后是一栋二层高的土坯楼,门上显眼处悬挂有一块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的“红军楼”匾额。

  “院落主人是村民张锁房,70年前这里是红二十五军的临时指挥部,红军走后,老百姓自发将小院保护起来,并起名为‘红军楼’。”张彦庭说,四坡村打仗时他才满4岁,听他父亲讲,战役打响那天正逢大雨,芮河水暴涨,“程子华、吴焕先等军领导刚吃过早饭,500米外的向家沟山上突然响起枪声,吴焕先组织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经四坡、羊圈洼、掌曲徒步过芮河迎敌,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

  “由于山洪暴发,渡河时死了很多红军战士。”张彦庭至今难忘他父亲早年描述的战斗细节,当时红军是解下绑腿拧成绳索,然后拴在两岸树上才过了河,“我父亲说他看见河上漂了不少军帽,那是泅渡牺牲的战士留下的。”

  老人在“红军楼”前的讲述引来众多村民倾听,在村民眼中,“红军楼”是村里的骄傲,他们会永远把它保存下去。

  拜谒吴焕先

  当日下午,在村民带领下,采访组来到掌曲村南边的山塬边。“下面那条羊肠小路,就是红军从芮河折返攻打敌人走过的道路,我们叫它红军路。”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一条曲折狭窄的山路呈现眼前。

  王学贵介绍说,激战当天,吴焕先带领红军准备下坡渡河时,突然遭遇国民党35师208团1000多人迎面袭来,双方展开血战。“吴焕先带着部队立即顺山路迂回到敌侧,击毙了敌团长马开基,全歼敌团。也就在这次反击中,一颗子弹穿透吴焕先胸部,他倒在地上再没有醒来。”

  吴焕先的墓地靠近郑家沟村,坟茔落满青草,四周是稠密的高粱,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但碑面没有一个字。石碑前方左右分立着徐向前、程子华等人的悼念石碑。郑家沟村80岁的郑克昌老人是当年的见证人,“吴政委的遗体在我家停放了3天,红军领导买了我爷爷的棺材把他埋在山上。”话没说完,老人忽然掩面不语。

  本报记者 陈 戍 实习生 宁明明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