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择校费收得多教育局请吃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3:36 现代快报

  义务教育“一费制”,对很多家长来讲只是“听起来很美”。快报昨日关于“一费制”实施一学期以来效果及存在情况的报道反响强烈。读者热线那端,有家长的怨言和心声,也有学校的万般无奈,更有退休老师的忧心忡忡。又是一个新学年,“一费制”能否承担起各方的重托?快报热线025-84783514继续开通(上午9:00-下午4:00),欢迎读者及学校来电发表看法。心酸:没钱春游出走1个月

  陈先生昨天拨了两次热线,在常州已经做了几年生意的他,收入应该是不错的,但是两个上学的孩子是他一块心病。对学校在“一费制”外的乱收费,陈先生深恶痛绝:自己的大儿子曾经因为收费的问题而离家出走。原来,因为学校组织春游,老师就叫每个学生交了包括伙食、车费在内的140元费用。哪知,顽皮的儿子将钱全花在了网吧里。出游的当天,孩子没钱交,与父亲哭闹。陈先生为了教育孩子就没有再给他春游费,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气之下,儿子离家出走了!可怕的是,14岁的孩子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带啊!陈先生在媒体的帮助下,找到了儿子,当时他正在一家面馆做童工。

  现在,陈先生已经不敢为交费的事教育儿子了。可前段日子,他又发现,给了儿子两个兴趣班的学费,儿子却只报了一个。陈先生不免迁怒到先行的教育收费体制:“没有这么多名目繁多的收费,没有名存实亡的‘一费制’,孩子是不会这样的。”无奈:一费制后费用反增

  李先生的孩子在六合某镇中学读初中。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没有实行“一费制”的时候,小孩一学期总共花费了1000元,实行了“一费制”以后,一学期花费了1200元。学校在“一费制”的正常收费500元外,又多出了700元的费用。初一就共计交了2200元,现在孩子读初二了,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在2400元左右。李先生说:“这是什么‘一费制’啊?干脆就不要这样说,我们家长没有减轻任何的负担!”

  王女士的女儿在某大学附属学校,又到了交学费的时候,原本9500元的学费涨到了12000元。内情:择校费三成交给“上面”

  在昨日的热线中,读者除了对种种教育乱收费行为深恶痛绝外,还纷纷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择校费”、“赞助费”。对家长们而言,种种乱收费虽然可恶,但那还算不上“大头”,真正让普通家庭背上沉重包袱的,是动辄数千元、数万元的“择校费”、“赞助费”。而一位深谙其中内幕的教师,则向记者透露了暗藏在“择校费”背后的令人吃惊的内幕……

  不在本学区、不是本地户口、没有达到分数线、转学……这些都成为了收取“择校费”、“赞助费”、“建校费”的理由。苏州的读者陈春忠反映:苏州的重点中学在招收差了一定分数的中考生时,一律收费3万,且不得进统招生的班级,否则需再收费;泗阳的王女士反映:因在苏州打工,想把孩子转到苏州上三年级,苏州某中心小学收赞助费500元/学年,另一中心小学收赞助费100元/学年;淮安籍在宁打工的刘先生反映:南京一公办小学要求每个学生“自愿”交500元的“赞助费”,实际却是强制收取,不交便上不了学;六合的张绍男反映:外孙女因为考分差10分要交24000元“择校费”……

  这些因昂贵的“择校费”一筹莫展的家长都在问记者同样的问题:“择校费”究竟属不属于“一费制”的范畴?答案很明确,在“一费制”的现行规定里是不包括“择校费”的,另外如“赞助费”等均不在其中。“既然如此,实行‘一费制’又有什么用?”不少家长不免深感遗憾。

  曾在江苏省某重点中学任教并任行政工作的孙老师揭出了其中的内幕: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起在助长收取“择校费”!如今,江苏对“择校费”实行的是“三限”政策,即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虽说政策要求是“择校费不得与升学挂钩”、赞助费更应该“自愿”缴纳,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在优质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当前,择校费、赞助费都是在升学的前提下进行的,所谓的“三限”等于是给予了它们一个合法的身份。在操作过程中,通常每个学校在招生时会规定一个班招收不超过45人的统招学生,但一般班级的核定人数在55人左右,这些增加出的人数就意味着可以收取初中每人1.5万,高中每人3万的“择校费”。这些费用将全部上缴给教育主管部门,再由他们扣下30%,将剩余的70%返还学校。“我们学校就因有一年收了近500万的‘择校费’而名列前三,接受了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宴请。”建议:教育乱收费有法可治

  究竟怎样治理教育乱收费呢?昨日,家长们在热线中给出了种种建议。所有的费用都在银行卡上反映

  陈先生在经历儿子离家出走后,并不指望学校的乱收费可以杜绝,只希望每笔钱可以从银行卡上过。目前,南京等地的学校都给学生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但主要是用来缴纳学费的,其他零碎的收费通常还是直接缴纳。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几乎每星期都要手握学校名目繁多的种种收费,难免这些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将钱扣下来花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指定的教辅能否统一购买

  南京的高峰先生说,学校在“一费制”的改革下,减掉了很多辅导材料的收费,但是在课堂上并没有减少这些材料的使用。相反,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去购买种种辅导书,家长就满城找,找到了还算好,没有找到的孩子就闹,让家长很为难。“还是不要做表面的文章,如果真的要统一用什么辅导书就收钱吧,这样真是折腾家长。”实习生黄璜记者郑春平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