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冰城传统美食今天香飘何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4:38 新晚报

  本报记者 张蕊 李洪霜

  昔日老字号美食如今何在

  谈起十几年、几十年前哈市的美食,人们都意犹未尽,那么,这些美食还有多少今天仍然飘香?

  记者经过数日的调查发现,过去曾给市民留下美好回忆的美食,今天的命运各不相同。秋林食品、马迭尔面包等品牌仍然大受欢迎,销量可观;老鼎丰、正阳楼食品等则在历经了辉煌、衰落之后又重出市场,引人关注;也有一些昔日老字号早已遗憾地销声匿迹或改弦更张了……

  早在几年前,源茂冰棍就关门谢客,曾经红火一时的店面成了一家装修公司,如今又改做别用。总有一些经过此处的市民会向周围的人讲一声:“过去,这里卖的冰糕、冰点可好吃了。”

  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是,“李逵不在了,李鬼卖得欢”,诸如香坊冰棍。始建于1958年的哈尔滨市香坊冰棍厂,是以生产冰制品、速冻食品为主的国有小型企业,当年生产的香坊冰棍以其质优价廉成为哈市市民喜爱的食品,连续多年被评为哈尔滨地产最畅销商品,并曾被确认为黑龙江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然而,在2004年,这家名噪一时的冰棍厂却关门了。

  近来,记者来到了香坊区菜艺街,找到原哈尔滨香坊冰棍厂。敲开门后,一位中年男子听说是找香坊冰棍厂的,连声说:“去年就黄了。让我们公司给收购了。”“那现在还生产香坊冰棍吗?”“早就不生产了,原来的生产线都封着呢。”住在这家厂旁边的一位王大娘告诉记者,当年来买冰棍的人都排长队,不知啥原因说黄就黄了。眼见着香坊冰棍由盛至衰,老人直喊“可惜了”。

  但令人称奇的是,尽管香坊冰棍厂已停产许久,可是现在哈市的街头仍有人在高声叫卖“香坊冰棍,5毛一根”,不知情的市民还在争相购买这心目中的老字号美食。

  如今已经消失的美食还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极受市民喜爱的魁元阁排骨包子、大白楼猪手等。

  满口香的美味为何成记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哈市有各类餐饮店15000余家,每年的销售额达到35亿元,每天都有饭店开张或关铺,因此,一些曾经赫赫有名的风味店消失不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老字号美食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餐饮企业,在辛苦创下深厚的群众基础后,品牌的无形资产为什么不能保持长久?老字号美食为什么在现代商海中表现软弱?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不珍惜品牌形象。以香坊冰棍为例,其产品质量的下滑、品牌可信度降低是造成企业关门的主要原因。记者在2001年、2003年、2004年国家质监、卫生等部门公布的质量抽查报告中,均看到了“香坊冰棍质量不合格”字样,这一结果无疑给该品牌带来致命打击。也有市民说,香坊冰棍的关门是意料之中的事。现在冷饮市场上,新产品、新包装几乎天天出现,而几十年来,香坊冰棍一直没在产品口味、质量、包装及宣传上推陈出新,自然要被挤出市场。

  ———受管理机制制约。1925年建立的华梅西餐,今年就要迎来80岁的生日了。作为哈尔滨独具特色的西餐老字号,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近年来,华梅西餐已多次面临关门谢客的恶运。原因何在?华梅的最大问题是它的管理机制。据介绍,华梅原隶属于哈尔滨饮食服务公司,实行的是一级核算二级管理;后来,华梅被老都一处收购。主管单位的变化并没有给华梅带来经营管理上的新气象,机制不灵、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问题一直在华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这样一家“十多年不装修,菜品无改进,服务差的饭店”,市民能不失望吗?

  据悉,北来顺也与华梅有着相同的遭遇。今后,这两家各具风味的老店究竟会走向何方?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老字号将何去何从

  哈尔滨的老字号食品曾经带给我们这个城市无限的风情和辐射力,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通过这些美食了解了我们这座北方名城。然而当岁月走到了今天,当哈尔滨这座城市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老字号中的一部分竟已“慷慨地”将自己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由莉颖老师认为,老字号的没落,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对产品作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老字号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够强,许多老字号的食品至今还停留在过去人们喜爱的种类上,很少增加能够征服消费者的新产品。于是,在商品供应异常丰富的今天,当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不断增加,老产品因为不能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自然受到的关注不断降低,导致老字号的生存艰难。其次,老字号不具备现代的经营意识。以老都一处的水饺、开封灌汤包为例,虽然这些食品都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当餐馆饭店开始逐渐重视就餐环境的时候,老字号的经营却丝毫没有变化,就餐环境没有及时提档,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远离了它们。

  老字号食品是一个城市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堪称千金难买、万金不换的宝贝。哈尔滨饮食文化的历史是厚重的,要使这种历史得以很好的延续,哈尔滨的老字号应当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不断探索,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需要,这样才能为弘扬冰城的饮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衷心希望,昔日赫赫有名的老字号食品不仅留在记忆里,还会让一代代冰城人和外来客百吃不厌,津津乐道……

  大白楼猪手、香坊冰棍、正阳楼干肠、源茂冰糕、华梅西餐……提起这些哈市特有的“好吃的”,老哈尔滨人咂咂嘴都还是老字号香甜的味道。可那是属于上个世纪的记忆,现在,这些老字号食品是否依然飘香?带着人们期许的目光,记者开始寻访“记忆中的美食”。

  咂咂嘴全都是香甜

  说起哈市的美食,今年50多岁的孙凤启如数家珍:秋林的酒糖、肉联的红肠、老鼎丰的糕点、老都一处的水饺、老仁义的牛肉蒸饺、魁元阁的排骨包子、马迭尔面包、北来顺涮羊肉……孙凤启说:“上世纪60年代初期,秋林公司食品部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柜台里陈列的五彩缤纷香气扑鼻的西式糕点和糖果真好看。那时要是能吃上一口秋林糖,真比什么都高兴。”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都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记忆中最好吃的冰城特色食品。四五十岁的市民大多首推老鼎丰的糕点。他们说,老鼎丰的槽子糕不仅外形多变,且入口松软,香味四溢。而老鼎丰的春炸(油炸糕点)、夏凉(凉糕、绿豆糕)、秋饼(各式月饼)、冬糕(槽糕、长白糕、芙蓉糕)更是让人念念不忘。

  年纪在30岁左右的市民则对香坊冰棍、源茂冷饮情有独钟。一位姓高的女士说:“我十几岁的时候,满街都是叫卖香坊冰棍的,真好吃。而夏季到源茂吃一次冰点,就是家长给我们最好的奖励了。”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