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钱学森的“建言”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5:27 光明网

  赵畅 发布时间: 来源:光明日报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看望了94岁高龄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谈到正在组织制定新一轮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以及确定十几项重大专项时,钱学森建言:“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让
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对钱学森的“建言”,温家宝总理表示赞同。()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可能就是艺术方面的修养”,使钱学森的“思想更开阔”。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钱学森提到其夫人蒋英时说的一番话:“她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演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想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儿,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些,活一些……”孩提时积淀的艺术修养,加上受夫人音乐艺术的熏陶,帮助钱学森在科研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钱学森以其亲身实践和深刻体会,提示了文化艺术修养对于科学创新的重要作用。智商十分重要,情商亦必不可少。人的宏观视野、形象思维、感情、想象和情怀这些“情商指数”,与艺术教育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情商指数高的人,更具备对自身的感知力,对冲动和愤怒的控制力,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勇气,所有这些无疑都是科学研究、科学创新必备的素质。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钱学森的话可谓入木三分、一语中的。大学如此,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有这个弊病。就拿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来说,学校只是为了争名次,教师只是为了出成绩,学生只机械地为做题而做题,这样的题海战术,怎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却放弃设立商学院和法学院这两个在大学里几乎是最赚钱的学院,大力发展一个看起来最不赚钱的专业——艺术系。在其校长看来,这非常重要,这种修养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普林斯顿的做法,理应给我们的大学一些启示。

  如今,任何重大创新活动,都是在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变革中进行的,因此必须具有更高的立足点,更宽阔的眼界。而努力拓展知识面,重视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修养,是今天自然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