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旬老太展厅“挑错”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7:14 大众网-齐鲁晚报

  8月22日上午10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沂蒙精神展厅内,77岁的米元美老人看到“革命母亲王步荣”的展板介绍中有“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军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四儿一女上战潮的秧歌词,立即提起了意见:“你们搞错了,彭大娘应该姓杨,不姓王。”

  米元美老人是费县人,1945年参加工作,1964年离开山东,对蒙山沂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老人说,“彭大娘”是临沂人,是有4个儿子,其二儿子名叫彭林佰,和米元美的老伴是同在一个部队的战友。现在,“彭大娘”的一个孙女彭玉英也在北京居住,和米元美老人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米元美老人和女儿杨惠雪一再坚持是工作人员把展板“搞错了”,也吸引了周围观众的兴趣。有的认为可能是老人把这件事情记错了,也有人善意地提醒老人:“战争年代有很多像‘彭大娘’这样的支前模范,你也没必要太较真。”

  这到底是不是她所熟知的“彭大娘”呢?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老人心里多少有点堵得慌。

  20分钟后,闻听此事,展厅解说员李金和另外一位伙伴拿来一本《沂蒙红嫂颂》,翻到书册的其中一页,指给米元美老人:“老人家,你看看你说的是不是这位‘彭大娘’?”

  看到女解说员打开的书页,米元美老人和女儿杨惠雪禁不住脱口而出:“就是她1书页中,几幅老人的照片下,有这样一段介绍文字:“抗战女英雄垛庄四大娘彭大娘、韩大娘、段大娘、李大娘,真名分别叫杨松桂、谢德甫、张新民、吴金凤,都是蒙阴县垛庄村人。这四位大娘先后于1938、1939年入党,作为拥军支前的骨干,积极带领和发动群众做军鞋、军袜……彭大娘和段大娘还利用4个儿子之中3个儿子都先后参加革命的有利条件,动员80多位青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冬,日军在垛庄为捕获彭大娘和韩大娘张贴布告,以500金票作为悬赏。”

  “这回没错了,我说的‘彭大娘’就是杨松桂。”米元美老人开心地笑了,蒙山沂水间到处都是英雄母亲,得知事情的原委,周围的参观者也都跟着笑了。本报记者吕华远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