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活时评:揭开“集体升学宴”的画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7:41 新桂网

  新桂网据新华社8月22日消息,日前,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公安局为防止部分民警借举办“升学宴”之机大肆敛财,专为该局今年考上大学的42名警察子女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集体升学宴”,同时宣布这些警察家庭不准再摆升学宴。

  这个横空出世的“集体升学宴”,竟然被“主办方”当作一个廉政建设和严肃警风警纪的“创意”。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集体升学宴”,既尽了人情,又开创了新风,是一举
两得之举。对此,笔者持坚决反对的观点。

  这些年,“升学宴”式的吃请和请吃,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样的“升学宴”,带有浓厚的封建科举考试“中榜”的色彩,与教育的功利性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显然,这与今天文明社会推行的现代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这样做,只会强烈地刺激民众的攀比心理,形成了对“高分者”的艳羡和向往。

  也就是说,“升学宴”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低俗的“世俗文化”形态。对“升学宴”这样的现象,需要的是抵制,而不是张扬。因此,对于像公安部门这样的公务部门来说,首先应该确立不摆“升学宴”的观念;而以种种理由来大摆所谓的“集体升学宴”,本身就是对“流俗”的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公安局大摆“集体升学宴”,居然还扛着“反腐”这样的大旗。这让我就更纳闷了。我不否认,当前“升学宴”在一些地方成了敛财“新渠道”,究其原因,关键是那些设“升学宴”者本身就存在“以权谋私”心理。只有通过相关的监督与制度手段,才能让这些依靠“权力寻租”进行腐败者失去“生存空间”。而在系统内举行这样的“集体升学宴”,那么,领导的子女考上了大学,其下属或跟其权力有关联的人,谁敢怠慢?对一些原本愁着没有机会“进贡”的人,“集体升学宴”难道不是一个送礼的好机会吗?

  而且,我注意到,在宴会上,局长和政委亲手为警察子女戴上大红花,并为每个孩子的母亲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利用公款办升学宴,同时还发“慰问金”,难道不是公款吃喝?难道不是滥用公款?

  揭开“集体升学宴”的画皮,我看到的只是一种利用公权对低俗之风的张扬,是一种利用公款吃喝的腐败行为。对这样的一个流俗与腐败的新变种,人们应该擦亮眼睛,认清其本质,相关部门需要出面干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古槐)

  作者:古槐

  (来源: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