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九成公众不满医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8:02 重庆晨报
全国九成公众不满医改(图)
调查显示,60.7%的人认为现在看病比10年前更难

  本报讯据中国青年报22日消息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的医疗改革,公众满意吗?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8月8日至11日,对全国733名30岁以上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感到不满意。

  医院多了看病难了

  现象:医院越来越多,看病却越来越难了。人们感觉看病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挂号难,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89.8%%的人看病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比10年前增加了”。

  统计数据:1980年我国卫生机构数量是18万家,到2000年时已经达到了32万家。

  调查数据:60.7%%的人认为,现在看病比10年前更难了。为了看病,32.1%%的人最早7—8点就到医院排队,23.2%%的人凌晨5—6点去排队,甚至还有5.5%%的人有提前一天去排队挂号的经历。

  医院掉进钱眼里了

  现象:越来越多的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转而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掉进钱眼儿里了”。高强就痛斥某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越来越贵的医药费让很多患者在医院面前望而却步,很多人开始习惯有了病“自己扛”。

  调查数据: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和10年前相比,89.8%%的人认为看病支出增加了,只有2.7%%的人认为减少了。81.2%%的人认为,现在的医院在他们看来是营利性而非公益性机构。

  从未说医疗改成市场

  据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于宗河介绍,中央从来没有说要把医疗改成市场,卫生部的措辞也都是“适应市场经济”。但是,高强在最近的专题报告中分析,由于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卫生部门监管不力、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不善造成医药费用快速增长等原因,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正在逐渐淡化。

  调查数据:75.7%%的人认为,医护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不满意的占90%%。

  六百院长求解医改处方

  专家认为,急需解决看病时间“三长一短”现象

  据中新社21日电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医院院长8月21日汇聚北京,参加21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其中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求解“医改处方”。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说,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有人说医疗改革是“白色迷宫”,确实很难。事实上中国政府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随着百姓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我们的工作还有距离。

  张梅颖认为,现在中国医疗资源80%%在城市,广大农村仅占20%%。医疗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政府承担维护公共卫生和公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医院运行机制始终要体现公益性质。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说,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改变不方便百姓就医的工作程序,解决群众抱怨的挂号时间长、取药时间长、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三长一短”等问题,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