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绿色差距变成绿色财富 沈阳:工业城市绿色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8:30 东北新闻网

  有鸟眷顾的城市有福。不过,鸟说,先给我茂密的树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田园诗人陶潜对诗意般栖居的向往何尝不是城市人埋藏心底的渴望?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沈阳人还少有这等念想。彼时,森林之于城市依然相距那么遥远。城市有林,那是烟囱森林。城市有名,那是世界十大污染城。总以为沈阳硬邦邦的工业化
特征下缺少柔性的温暖,阳刚有余,炫彩不足。一个历史上缺水少绿,地理上一马平川,且被工业重度污染的城市,怎去奢谈森林?

  可沈阳不,他偏要立起一个标杆,目标直指森林城市。在别人看来,这近乎是一个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沈阳费时不过五年,却将铁杵磨成了针,不是笑话,亦非神话。而森林,亦不吝热情地拥抱了这座锲而不舍的城市。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人们当然有话要问沈阳。

  为何有这么浓的森林情结春天,一个本是花样的季节,在沈阳却常常是灰头土脸的模样。因为沙尘暴总是劈头盖脸不期而至。而沙尘的敌手就是森林。

  沈阳决意在城市周围筑起一道又一道绿色屏障

  和平区南京街。年轮已过十载的两排大树在2003年夏忽然惊悚不安,因为他们一直站立守卫的南京街要拓宽改造了。“砍吧,还能多出一条车道呢。”有施工者建议。而更多的市民反对,把信写到了市里。(经济日报孙潜彤) [编辑: 钱文胜]1

  市长陈政高闻讯,定下一个现场办公会的主题———看树。走向一棵棵大树,摸着粗壮的树干,市长动了感情:“沈阳能有绿阴如盖的街路,不容易,请拓宽道路的同时,手下留树。”

  一个城市爱不爱树,要看他的细节。兹举一例。2005年6月,沈阳市新图书馆落成了。其前卫别致的造型,令市民众口称道。可人们发现有一棵大树从图书馆阶梯状的绿屋顶中探出头来,许多人不解其意。还没见过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能为一棵大树绕弯。图书馆的设计人员说,宁为一棵树折腰,虽然破坏了建筑对称,却形成了一种和谐美。

  除了树自然老去,或为调整栽植品种而略有砍伐外,在沈阳,树的生命权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古树名木更是得到像熊猫一样的保护。沈阳故宫、昭陵、福陵内,每棵古树都实行挂牌保护,砌上围栅,专人养护。这几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领地上,所有与原貌无关的建筑和游乐设施均被拆除,自由自在生长的只有树、花、草、鸟。一拆一栽,沈阳投入数亿元。

  要问沈阳人为啥偏爱树?干部说,因为绿地系统是城市建设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老百姓说,那是缘于缺树少绿年代留下来的心悸。“出门戴口罩,迎接沙尘暴”,一句顺口溜便道出以往沈阳春天的真实写照。春天,一个本是花样的季节,在沈阳却常常是灰头土脸的模样。因为沙尘暴总是劈头盖脸不期而至。威胁就在城边,沙漠与沈阳最近的距离不足100公里。

  一个饱受沙患的城市怎不心跳过速?

  而沙尘的敌手就是森林,沈阳决意在城市周围筑起一道又一道绿色屏障。屏障多厚?请看三个林带:第一条森林带为城市边界防风阻沙带,森林面积15万亩;第二条森林带为辽河滩地固沙林,森林面积19万亩;第三条森林带为二、三环之间环城森林带,森林面积5万亩。请看四个绿洲:沙漠绿洲,面积150万亩;山地丘陵绿洲,面积146万亩;沿河生态绿洲,面积50万亩;平原生态经济绿洲,面积100万亩。

  每一圈环城路,都是沈阳的森林项链。项链多长?烟波浩淼的浑河途经城区的部分有42公里,其水系两侧现在是东北最大、最长的滨水绿色生态公园。还有比这长的,84公里的三环线两侧各自排开75米宽的林带,此一项即新增绿地875万平方米。(经济日报孙潜彤) [编辑: 钱文胜]

  2

  森林以他坚实的臂膀,重重叠叠地环抱了沈阳。哪个还能肆意穿越如此厚重绵密的“绿衣”侵扰这座绿意勃发的千年古城?众树欲静,风尘戛然而止。历年频繁光顾的沙尘暴,却在2005年的春天在沈阳城外消失了踪迹。沈阳人又过上了绿意盎然的日子。有了树,人行走就多了一份恬适。树成了林,城市的色彩于是变得斑斓。喜消费者所喜,连房地产开发商都把“绿树成阴”当作最打人的广告词,因为这是整座城市的偏爱。

  车行林间,人行树下,“这是沈阳市民灌输给我们的城市梦想。”决策者说。

  “你喜欢他,他才喜欢你。树也一样。”正在婆娑树影里下棋的李春早今年七十有二,见记者问和下棋不相干的话,头一抬,不紧不慢地说出一个理儿。沈阳绿色之变,植根于720万市民的一心向往。这种齐聚的力量于是变得无可阻挡。

  绿色差距变成绿色财富

  细河两岸,昔日的臭水沟、垃圾场变成滨河绿色长廊,4万株树木亭亭玉立。还有那占地120公顷的浑河滨水公园,占地24公顷的全开放式科普公园,由棚户区和荒草地变成市民休闲的后花园沈阳变化之快,令人感到惊奇。

  直到2000年末,沈阳建成区内积攒下来的绿地总量也不过4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仅为3.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仅有17%。不要说森林城市,连绿化的合格线都达不到。

  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也是老工业基地酝酿转折之年。新一届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生态立市,建设森林城市”的战略决策,提出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市委书记张行湘语气果决:“要以改天换地的勇气,全力建设森林城市,着力解决老工业基地的生态欠账。”市长陈政高饱蘸感情:“我们这代人可能享受不到森林城市的浓郁气息,但是我们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得到。经我们的手去创造一种城市精神,我们都要做给沈阳带来绿色春天的人!”

  大立,先从大破开始。看看沈阳的办法吧:退工(业)还绿、治污增绿、改棚换绿、拆违建绿、扒墙透绿、见缝插绿、巧栽引绿……沈阳的“绿色创造”不胜枚举。为树腾地,谁走了?污染企业、锅炉烟囱、低矮棚户、违章建筑、遮挡围墙。刺耳轰鸣的马达声渐行渐远,仅老工业区铁西,就有112户工业企业搬迁出城区,异地重建;喷云吐雾的烟囱颓然倒地,集中连片供热先后取缔了3000多根烟囱;蜗居闹市以及依傍铁路的棚户区,连片改造已趋冲刺阶段;剥去违章建筑的攀附,沈阳名胜古迹又恢复了历史风貌,五年来共拆违、拆迁727万平方米;为“绿”而倒下的还有19座公园的围墙和各单位的院墙。(经济日报孙潜彤) [编辑: 钱文胜]

  3

  沉疴除尽,谁来了?“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细河两岸,昔日的臭水沟、垃圾场变成滨河绿色长廊,四万株树木亭亭玉立。还有那占地120公顷的浑河滨水公园,占地24公顷的全开放式科普公园,由棚户区和荒草地变成市民休闲的后花园。这两个例子说的是新建开发。至于沈阳“见缝插绿、巧栽引绿”的绿化艺术则无须详表,你到居民小区去看,你到小街小巷去转,满目葱翠。仅道路附属绿地即增加到目前的915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率达到98%。或许你不愿出门,推窗望绿已不是奢望。

  为了实现森林城市的目标,沈阳借鉴了森林城市莫斯科的经验———绿化必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然而,沈阳的绿色大写意与其他的城市又有迥然不同。表现为一个韧劲、一个铁律和一个集中。沈阳研究了地区气候特点和不同树木的生长规律,不仅春季、秋季植树,冬季也大规模开展植树。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沈阳在植树过程中采用了市场化考核办法,企业要在三年期满后,树木全部成活了才能拿到全部工程款,因此沈阳植树成活率都在97%以上。植树以民为本,沈阳提出,各区大型绿地建设尽可能向中心区集中,向一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集中,向市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并要以永久性绿地为主,以园林为主。

  从事园林科学研究的田伟工程师介绍说,这几年沈阳城市绿化凸显三大特点,首先是发展速度快,几年来兴建的绿地超过了此前300多年绿地面积的总和。其次是风格突出,绿化以植树为主,乔灌草为辅。这不仅由于种草后期养护成本高,更是从沈阳气候特点出发的科学选择。由于沈阳森林绿化实行针阔叶混交的组团栽植,形成稳定的自然林群落,达到了生态防护和自然景观的双重效果。此外,沈阳在树种选择上也别具匠心,乔木、亚乔木、灌木等品种多样、高低错落、色彩丰富,五角枫、白蜡、银杏、火炬树等新引进的树种,更体现了城市的季相变化。

  五载坚持,今朝收获。沈阳市内建成区植树的规模达到每年推进15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累计植树1900万株。如今的沈阳,全市绿化面积达到114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9平方公里,是2000年前绿化总面积的1.53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绿地率达到35.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农村森林面积达到5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

  森林给沈阳回馈了什么

  城市绿化不但为沈阳城带来了良好的生态,也提升了城市档次,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经济日报孙潜彤) [编辑: 钱文胜]

  4

  巡天遥看,绿色城郭现沈阳。近年多次航拍沈阳的军旅摄影师线云强最有感慨。他说:“十年前从高空俯瞰沈阳的时候,觉得沈阳虽大,却并不美。很难激发自己的摄影欲望。而这几年每次参与航拍每次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城市仿若镶在翠玉中间,水光潋滟,绿意宛然如江南。每一次航拍都是一次震撼,都倍增一份热爱。这种感觉比在地面上观察更强烈。”

  沈阳的绿色跨越、森林气势,得花多少钱?五年55亿元,投入确实不少,且没有负债。钱从哪里来?回答是财政的专项“绿色支出”,其筹措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接下来又有一个疑问:沈阳2000年的土地出让金才不过几千万元,后续的资金是怎样“打滚”的?

  涉及到沈阳绿化建设的一笔经济账。主抓城建工作的沈阳副市长邢凯认为建设森林城市有两个直接效应,一是城市促进环境改观,二是环境促成城市增值。比较典型的是铁西新区和浑南新区,一个过去是污染密集的工业区,一个曾撂有大片荒地无人问津。现在两个区分别成为沈阳人居环境改善的首善示范区,地价分别上涨了2.5倍和3.5倍。以高新技术安身立命的浑南新区曾以环保要件一票否决了十余个项目,尽管门槛如此之高,投资者仍趋之若鹜。因为他们相中了浑南新区的理性思维——和谐至上。人居不是工业化的行驿,发展是环境的衍生品。

  土地出让面积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沈阳土地出让金却由一年几千万元增至一年30多亿元。这仅是森林经济效应的一小部分。城市绿化不但为沈阳城带来了良好的生态,也提升了城市档次,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看看这两年戴到沈阳头顶的桂冠吧:2004年,沈阳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还捧回“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金匾,跨入“辽宁省园林城市”行列,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并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大城市竞争实力排序中,沈阳的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名第八,城市综合实力排第十。

  说起举办“2006世界园艺博览会”来,沈阳人更加自豪了。此届世园会选址于沈阳植物园,这里有50多年的植被累积,有大片的森林,有980多种、20余万株大树,它是惟一一届在森林中举办的世界园艺盛会。它还将是一届开在林间的“花会”,有7000余种、2000多万株花的种植规模。它还将是一届“环保会”,它充分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而且在园内建设了一个生态型污水处理厂,体现了环保及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没有森林,哪来的新鲜空气?哪里评得上“国家环保模范城”?哪里有资格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广袤的森林之于城市的馈赠,何止直接经济效益。

  一个城市的绿色转型,给了我们这样的感悟。( 经济日报 孙潜彤) [编辑: 钱文胜]

  5(来源:东北新闻网)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