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支招滨海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8:53 每日新报

  滨海新区 62个项目吸引投资者目光吴静芳

  新报讯 【记者吴静芳】昨天,参加200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将关注的目光定格在滨海新区。来自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等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为滨海新区的发展进言,而参会的众多企业界代表则对滨海新区62个投资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昨天上午,当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站着完成了自己的演讲之后,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他的演讲将以“滨海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及对北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为主题的论坛推向了高潮。“韩国人当年在建设仁川机场的时候,很可能已经预见到环渤海经济圈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圈要发展,已经占据了这个空间。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有前瞻性,要考虑整个机遇经济的发展状况。”吴院士从京津冀及更大空间范围谈及了天津和滨海新区的战略意义,从规划角度分析了空间、经济、资源配置分布问题。

  作为环渤海地区的“引擎”,滨海新区如何做好产业布局也成为专家研讨的重点内容之一。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表示,滨海新区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做好产业定位,要与珠三角、长三角有所区别。目前要结合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物流业,做好相关服务的开发,将北方的一部分工业引到滨海来。要根据自身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长短,搭建好服务平台。同时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工程落户滨海,对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及相关配套服务行业的投入也应给予重视。

  在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矛盾的大背景下,滨海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的高度认可。她同时提出,滨海新区及其所带动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她表示,滨海新区固然在土地、油气资源、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一些优势,但在建设初期,也应站在全新的高度,统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生态建区的长远规划、合理布局,新区建设和行业的发展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落实环保规划。

  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对滨海新区未来的产业构造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他认为,滨海新区的产业形态转变要实现三个基本的表征、样式。第一,具备纵向联动能力,新产业发展必须居于历史上已经形成某些优势,在优势的基础上成长。第二,横向联动能力。新塑造的产业形态能够让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国际范围内的人们觉得能够形成良性互动的架构。第三,新的内外联动的形态。

  企业家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赚钱的机会。昨天,参会的企业家代表似乎对滨海新区62个投资项目更感兴趣。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塘沽区推介的西中环道路、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项目等项目,开发区推介的泰达CBD、泰达时尚广场、天津中心商务区等10个项目均受到企业家的广泛关注,部分项目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