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评:一种令人欣喜的新气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8:5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8月18日,本报头版头条以《工会活动渐显品牌效应》为题刊发了一组报道:一则报道说的是,近年来泉州工会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手段创新,使工会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逐渐显现品牌效应。当地许多机关单位和社会团体纷纷主动找上门要求和工会合作,开展农民工维权、“金秋助学”等活动,仅市总工会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红头文件”每年就在20份以上。另一则报道说的是,作为在当地很有社会影响的一个品牌,哈尔滨市总工会6年前一经推出旨在帮助特困职工子女的“真情助学行动”,便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无疑,这样的消息是令人振奋的。联系去年7月本报头版头条刊发的青岛市总工会打造“维权到位、温暖到家”机关服务品牌的做法和经验,联系今年1月金华市总工会创建的“情系职工,服务会员”品牌被国家知识产权总局授予专利、成为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会工作品牌的报道,我们发现,打造工会工作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正在逐渐成为各级工会组织的自觉行动,成为当前工会工作当中的一种令人欣喜的新气象。因而,这样的新闻值得关注,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我们坚信,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只要我们各级工会组织把准时代和社会脉搏,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选好组织活动的有效载体,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会工作就能够“有为有位”,就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就能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而社会各界也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原来工会做了那么多事,原来那么多事是工会做的!由此,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势必日渐可亲可敬。

  创新是工会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对于扩大一个企业组织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同样道理,我们的各级工会组织如果努力将自身工作提升为一种维权品牌、服务品牌,就能够大大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效能,更加充分展示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比如,正是在前些年的“送温暖”活动中,不少工会组织发现子女成才是许多特困职工解困的希望所在,因而将资助特困职工子女入学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一个切入点,并逐渐从“常规动作”升华为一个维权品牌,此举得到了广大职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所以,创建工会工作品牌,需要我们不断锐意创新,需要不断丰富和挖掘维权服务的内涵。只有坚持推进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工作理念、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使工会工作的品牌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把工会的品牌做大、做强、叫响。

  如何不断“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如何增强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这一直是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的共同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工会组织以开放的姿态向社会各界真诚敞开大门,充分发挥工会的协调组织能力,有效借助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合力,在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创崭新的局面。这就必须从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利益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努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构筑工会维权社会化的大平台。

  我们相信,如果我们的各级工会组织能够打造出一系列真正在社会上“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的工作品牌,那么,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有助于我们在更宽阔的思路上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问题。工会组织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