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要发展,更要社会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9:08 解放日报

  据新华社上海8月22日电(记者赵兰英)一个从延安窑洞走来的文化单位,一个拥有4000余名职工的国有老企业———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 2004年12月9日,历史性地掀开新的一页: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挂牌竞价,成为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文化发行企业。

  从组建集团,到由多家国有文化单位参股改制,再到吸收社会资本,发展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始终将保障职工权益放在首位。由此,民心稳,企业定,强化了
国有文化力量。

  改制:不是走人,是留人

  改制———买断———走人。相当多的平民百姓,提到企业改革,脑海中就有这样一个公式。难道改革必须就得走人,让千军万马下岗分流?在集团领导层,持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长痛不如短痛,用钱一次性买断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合适,一方面相当多的业务骨干要流失,一方面会引起企业矛盾,甚至不稳定。

  1937年诞生于延安窑洞的新华书店,是随着解放大军开进各个城市的。因此,这个企业有其特殊性。有的家庭夫妇、父子,甚至祖孙都在这里工作。他们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企业是他们精神与生活的依托。企业必须改制,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所致,是行业竞争的必然。怎么改?是将职工抛向社会,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回答是否定的。集团董事长哈九如说:“企业存在的问题,应该通过改制在发展中解决。况且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全怪职工,有体制的原因,也有管理的问题,当然也有职工自身的因素。作为一个企业,有责任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更有责任为社会承担和谐的成本。”

  于是,改制不是走人,而是留人,成为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这次改制的主导思想。

  2亿元人民币:职工权益保障的后盾 2004年10月12日,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职工代表大会,以百分之七十二的赞成票,通过了《职工权益保障方案》。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2004年8月完成由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等5家国有独资单位持股,成为集团投资主体的改制。这样,使集团从政府部门剥离出来。与此同时完成的是,对集团下属61家法人单位的资产审计、评估。在获得上海市资产评审中心发出的公司整体资产评估结果的确认通知后,5家国有投资主体,于同年 9月6日至 10月 8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告出让 49%股权,底价为2.97亿元。有3家企业提出受让意向,经过竞标,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以 3.48亿元的价格中标。

  保障职工权益,并不是一种意向,更不是一纸空文。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国资委的支持下,集团从股权转让的3.48亿元中,划出2亿元,作为职工权益保障专用资金。

  人性化操作:化解各种矛盾

  孟师傅原是本地农民,土地被征用后,进入新华发行集团工作,俗称征地工。集团要改制,像她这样年龄偏大,没有文化,又缺少技能的,心里真是七上八下,既害怕被辞退,又担忧受到不公平待遇。于是,只要有机会,她就嚷嚷:“土地没有了,回去怎么办?”有时还扬言:上访去。《职工权益保障方案》出台后,孟师傅得知集团没有扔掉他们,而且在《方案》中写明,如果他们自己提出离开的,除了可以拿到规定的补偿外,还可以拿到别人没有的3万元社会保障补助资金。她安心了,工作积极性大增。在最近举办的一次劳动竞赛中,孟师傅立了三等功。

  一家企业,总有多种利益群体,由此矛盾也多。各种群体人的利益,在这份《职工权益保障方案》中,都得到了保障。比如孟师傅,征地工一般工龄都很短,只有几年。因此,要想得到多一点补贴就很难。3万元社会保障资金,原是企业吸收他们时,社会给予企业的。现在,企业将这笔钱舍弃,给征地工本人。这一人性化的操作方法,得到了职工的拥护。《方案》还明确规定:改制后的公司不得解除已距离退休年龄5年和3年的在编在岗男、女职工。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中,不是企业要你走,而是自己决定走不走。对于一些想走的人,集团也给予了极为宽松的3次选择机会:想走,现在不愿走,可以留下来,再等一年。一年后,还想留下来看看,再看一年。这样3次以后,想留下的企业欢迎,想走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偿。

  党政工青妇:组织作用大发挥

  在改制初期,职工的想法也很多,也比较混乱。党组织为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寻求解决方案。党政主要负责人,经常放弃休息,深入第一线,解答职工的疑难问题。可以说,这份《职工权益保障方案》,就是在领导人与职工的不断交流和碰撞中诞生出来的。

  上海书城职工余松根,不幸患了晚期肺癌。其时,集团改制初始,重病的余松根心灰意冷。爱人下岗,小孩刚上初二,集团又要改制,他这种人肯定会被清理掉的,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还不如现在和企业一刀两断,拿点钱算了。工会组织知道后,多次上门对他说:“你生这样重的病,企业不会扔掉你不管的。你现在断了关系,这点钱拿去,以后连医药费都不够怎么办?”从此,余松根再也没有提与企业断关系的事。现在,余松根已经去世。但是,他孩子的上学费都由企业承担。

  正由于此,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能够在平稳的环境中完成改制,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到今天为止,全集团只有89名职工自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集团下属的科技图书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关门倒闭。其中有60名职工被企业要求解除劳动合同。2亿元的保障资金,只动用了 2800多万元。

  企业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更高的层面来说,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成功转制,不仅是从体制机制上改善营运环境,激发了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能得到战略发展资源的支撑和产业格局的整合,强化国有文化力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改制后,新股东上海绿地集团已承诺再出资 1.5亿元,对集团进行增资扩股。 5家国有股东也准备增资 1.56亿元。

  集团内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新招聘的经营团队领头人———总经理,已经有了经营目标、战略规划,并且在实施中。

  集团职工主人公意识加强,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工作节奏普遍加快,危机意识加强,讲市场、讲效益的空气越来越浓。

  今年上半年,新华发行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 5.28%,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 3倍。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