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调查显示九成公众不满医疗体制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9:08 南京晨报

  对于中国医改,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可能都过于轻率。但可以明确的是,像医疗体制这样普遍涉及民生的改革,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大多数人受益。当我们回顾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的医疗改革时,可以抛开各种争论,回到一个简单的出发点:公众满意吗?他们对医疗体制改革后的变化感受如何?

  对此,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8月9~11日,通过央视资讯ePanel会员调查系统,
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这项共有来自全国的733名30岁以上公众参与的调查显示,90.0%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感到不满意。

  医院越来越多,看病却越来越难了———这样一个“悖论”或许可以解释人们的这种不满意。在公众看来,“看病贵”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转而纯粹追求经济利益,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掉进钱眼儿里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7年下发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据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于宗河介绍,中央从来没有说要把医疗改成市场,卫生部的措辞也都是“适应市场经济”。但是,高强在最近的专题报告中分析,由于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卫生部门监管不力、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不善造成医药费用快速增长等原因,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正在逐渐淡化。

  人们对“逐利者”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警惕和不信任,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在所难免。这就导致医护人员为了保护自己,有希望的手术不敢做,各种检查一项不落。医疗费用越来越贵,群众愈发不信任,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所有这些,业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从1997年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医疗服务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联动”,进行整体的医疗体制改革,距今已近10年。今天,中国的医改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在这一刻,公众对过去10年医疗改革的感受,也许值得我们在探寻医改在未来的走向时去回味,去反思。中国青年报(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