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我们自己的权力和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0:19 人民政协报

  文化的建设问题,更进一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问题,无疑将影响到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这项 工作是极端重要的。但是文化究竟是什么,我们抓文化建设究竟是要做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等等,对此却不能不有一个明 白的定位,不可只凭一种印象或愿望做决断,使之流于表面形式,行之不远。

  结合近年来的“

传统文化热”,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深入一些思考:一个关于什么
是“文化”,另一个则关于什么 是“传统”。在这两个问题上,我觉得特别要注意防止把文化与文章相混淆、把传统与旧制相混淆这两种观念上的误区,把我 们思考的方向搞偏。

  关于文化,据说世界上对它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可见要统一说法确有难度。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否定基本的概念常识 ,即文化决不仅仅是精神的(还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而精神文化也决不能完全归结为文人文化和文章典籍。时下关于 传统文化的议论和举动中存在着一个将“文化=精神文化=文献典籍”、“传统文化=古代文献典籍”的误区,是值得注意的 。否则对于人类文化的理解,将会成为最狭隘浅薄的偏见,“宏扬文化”也会成为最庸俗无聊、华而不实的玩弄形式和文字游 戏。

  按唯物史观的理解,文化即是人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怎样的,不在于他如何声称或想象自己,而在于他如何生 活;社会是怎样的,不要看它关于自己说了什么,而要看它做什么和怎样做。这就是说,精神文化也有个“虚”和“实”的问 题,即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所说和所宣传的是什么,与人们实际上所想和所做的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一个民族的 文化与它的文章、文献、典籍的关系,犹如这个民族人的生活方式和实际“所做所为”、与他们出于某种主见而“所言所说” 的关系。事实证明,要认识一个民族、一个人有怎样的文化,主要不在于他们的言辞和感情的宣言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认同 ,而在于他们是为何和如何(以什么方式)认同和表达的。人们对待自己生活的现实态度和选择方式特征,比他们拿在手里的 文化经典更能说明其文化和传统。深入了解人们的真实所想所为远比查阅书本要麻烦得多,但唯其如此,才有资格判断一种文 化的完整真实。如果讲文化只关注书本而忽视了人和人的现实生活,讲古代文化只关注古人口中笔下所说的却忽视了他们身体 力行所做和所做到的,讲民族文化只着眼于少数精英而忽视了广大民众,等等,无异于避实就虚。这样很容易把一时的愿望当 成了恒久的规则,把少数人的感想当成了普遍的事实,把曾有的宣传声势当成了既有的实际成效。这样看历史,就会如鲁迅所 说,看人只看“搽了粉的脸蛋”,而未去“看他的脊梁”;这样谈文化,就只会在“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游移循环中 兜圈子,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创造力;这样去设想未来,就总是沉缅于某种昔日的辉煌,用昨天为明天立极,走不出“逆时 序思维”的消极心态。

  传统是否仅仅等于“过去”或“过去已有的东西”?一说起“传统”来总有不少人习惯于这样想,似乎“传统=过去 ”是无可争议的。但这是一种在形式化操作中形成的非常肤浅的表面印象。中外思想家经过认真严肃的考察,曾对“传统”的 本质和特征做过各种力求科学的说明。这些说明大同小异,都认为传统是在人们生活中形成和世代相传的思想、道德、习俗等 文化内容和形式。传统是把人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连接起来的那些社会因素和方式。就是说,构成“传统”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1)在过去或历史上形成的;(2)并且流传至今、或仍存在于现今的东西。也就是说,传统是指走到“现在”的“过去 ”,是“过去”在“现今”的存在和显现,而不是仅指过去曾实有、或者人们赋予过去的东西。传统并不是先天注定、一成不 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古已有之的东西,未必皆成为传统;古未有过的东西,也未必不能进入传统;说到 底,在生活中已经死去的、在历史上湮灭了的东西,并不属于传统;只有在现实中仍然活着、并起着作用的既往存在,才是真 正的、有生命力的传统。单纯用“过去”来解释传统,那么“宏扬传统”就会同复古和保守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种理解 方式还必然会遇到一个难题:“过去”到什么时候?从何时开始有的东西,才有资格称为传统?譬如

京剧,如今被公认为中国 传统艺术的奇葩。但京剧的形成迄今不过二百多年,那么二百多年以前它算什么?如果当年徽班进京时,人们以“不合传统” 拒之,我们还会有今天这个“国粹精华”吗?

  所以,认识传统必须以“现在”为座标。如果这样比较理智地、科学地看待传统,要了解它的真正面目,就应该是把 重点放在现在。要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就要首先认识现在的中国人,从现在追溯过去,而不是脱离现实,只知一味地(事实上 是按照主观愿望有选择地)回顾过去。立足于现实有助于使我们注意自己思想文化习俗中更深层的、实质的东西,而不是停留 于表面的形式。例如,爱讲传统,并经常以过去为标本来说明传统,这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迄今我们仍在保持 。从孔夫子“法先王”、“克己复礼”和“信而好古”起,我们民族(主要是上层精英)就有一种习惯和风气:每当重要的历 史关头,就要大力回顾过去,追求先人,喜欢走“托古喻今”、“借古证今”的文化路线。其中包括一些激进的改革者,历来 也喜欢从归咎和责备前人入手。对于这种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重在探究过去的逆时序思维传统,它的现实基础、文化涵义、 价值导向和实践意义究竟如何,难道不也需要加以省察吗?省察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或抛弃这一传统,但至少可以使我们对此 有更明确的自觉,从而追求更科学的方式。可惜的是,以往虽然对此有过反思,但一直很不充分。

  事实表明,中国历史上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从来都与传统保守主义者一样,身上带有(甚至有时比后者更深的)传 统烙印,———他们往往是以最具传统特色的方式去反对传统。与之相反,那些并非站在中国文化传统立场上的外国观察者, 当与自己利益不相冲突时,却常常表现得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宽容、理解甚至欣赏态度。这恰好说明,传统本身也是多 面的。传统主义和反传统主义常常是同一传统硬币的两面。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即传统的主体之人,不论其对本民族 的传统是爱是恨、态度如何,因为他正是在这一传统的母体中发育的,所以都并非是、或者很难是能够外在于、超越于传统的 人。而真正与某一传统相外在、相背离的,却只能是与它本不相干、对它来说属于“非传统”或其他传统体系的人。

  对“传统文化”概念做必要的批判考察,应该破除对它的狭隘化、表面化和神秘化理解,增加一点重视现实,注重实 际,尊重群众,依靠科学,面向未来的意识。说具体些就是意识到:“文化”以文献典籍为镜象,但并不仅存于文献典籍之中 的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就是创造;“传统”从过去而来,但并不等于“过去”;传统存于现在,我们的传统就在于我们的现实 ;因此“国学”乃中国古今之学,而并非只有“古学”;等等。与对传统文化的传统理解相比,也许这样的说法,更有利于增 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健全意识。

  总之,文化是怎样的,归根到底是指人是怎样的;我们的文化怎样,归根到底是我们自己究竟怎样。以认真负责的态 度谈论传统和文化,就不应该忘记人,不应该忘记我们自己现实的责任。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责任和权力,不仅 继承它,而且创造发展它!要建设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也不是从概念出发,完全按照过去的书本模式 来设计和规定未来,而要最终从我们自己的现实出发,向前看,在改造和发展实际生活本身的同时,去探索和建立促进社会全 面发展的新思想、新道德、新习俗。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德顺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