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评论员文章:到基层去建功立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0:44 河北日报

  一个坐落在贫困落后地区、名不见经传的研究所,一位长期扎根基层、潜心钻研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却攻克了世界性的谷子杂交科研难题,我们为之感动,更为之振奋。这充分说明,基层是个广阔的天地,有志者完全可以在那里大显身手、施展才华,那里能够成就一批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拔尖人才。

  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
济发展与科技相对滞后等诸多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政策、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更离不开千千万万扎根基层的劳动者,特别是那些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各类人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人才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瓶颈。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艰苦地方去,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个又一个赵治海式的科技领军人才,已是改变基层落后面貌、实现燕赵腾飞的关键所在。

  然而,总有一些人不愿到基层去,认为那里生活苦、条件差、起点低、视野狭窄、信息不灵等等,不利于成才、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但他们恰恰忘记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古人云,“宰相出自州县,将军起于步武”,是说具有大才的人,都离不开在基层的锻炼。我国宋代的欧阳修,不仅位居高官,更有卓越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清代有人评价欧阳修的成长说,“庐陵(欧阳修为江西庐陵人)事业起夷陵”。欧阳修曾被贬官到偏远、荒凉的夷陵,他在那里接触了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对社会的种种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社会阅历,为其日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矗人才绝不是温室中的花朵,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摔打、锤炼。而基层处在各类矛盾的最前沿,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线;基层丰富的实践,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无论是搞社会科学,还是搞自然科学,要想真正成才,都离不开基层的实践和锻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赵治海在贫困地区基层研究所工作了23年,当地落后的面貌,使他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主攻方向;与恶劣条件的无数次抗争,培养了他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可以说,没有艰苦恶劣环境的摔打,没有直面失败和困难的一次又一次感悟,就没有今天的赵治海,也就没有享誉世界的杂交谷子。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许多人不愿到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为各类人才在基层创业营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基层,投向贫困落后地区,努力改善基层的发展条件、创业环境,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特别是要在引导和鼓励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方面,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要体现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内在要求,切实做到用感情留人,靠事业留人,让更多的赵治海涌现出来,真正把科教兴冀战略落到实处。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