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谷子研究室主任赵治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0:44 河北日报

  从河北农大毕业分配到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他怀着让家乡父老早日脱贫的理想,扎根基层,艰苦创业,与谷子打了23年交道,实现了世界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奋斗在燕赵大地上的"袁隆平"---

  一粒种子的作用有多大?它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无数人的生活。对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谷子研究室主任赵治海来说,他只想做一粒种子,一粒可以改变世界的种子。正是
这种愿望,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支撑他攻克了杂交谷子优势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

  自1982年从河北农大毕业分配到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赵治海与谷子打了23年交道。对杂交谷子的那份感情,就像父亲面对寄托自己毕生希望的孩子。笔者8月初在宣化沙岭子试验田里找到了他。微微的风中,他一边抚摸着沉甸甸的谷穗,一边像孩子一样笑了:“看来今年每亩能达到700公斤。”

  凭着那份执着,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1号”终于在他手里诞

  生了。它比常规种子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专家组称之为“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那是1989年一天的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赵治海憔悴的脸上。在经历多次实验失败后,他已身心疲惫。突然,一个想法如电光火石般击中了他:“谷子有谷子的特性,为什么要套用水稻、高粱的模式去研究?”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了: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杂交谷子研究方法,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去实现谷子杂交优势利用。

  在科学的入口处,如同在地狱的入口处,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因为谷子不育系的培育、解决繁殖方法和高产杂交种选育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组成了攻关组,20多个省市区的30多个单位曾参与研究。当时大家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套用选育杂交水稻的“三系法”,但始终没取得成功。到上世纪80年代,多数单位已放弃了这一研究课题。

  "既然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杂交高粱,为什么就培育不出杂交谷子?"赵治海信念的坚定,令很多人难以理解。出生在怀来农家的他,脑海里嵌入了这样的现实:一些山区、半山区只能以种谷为生的农民,祖祖辈辈种着亩产不足70公斤的谷子,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不能放弃。

  就在这时,赵治海迎来了他这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国家开始减少在杂交谷子研究上的投入,赵治海他们的科研经费降到了每年四五万元。研究陷入困境。

  "我们一定会成功的。"赵治海给同事打气,也给自己打气:"老百姓在看着我们呢。"经费少了,他们就一边争取项目,一边削减其他开支。为了加快世代繁殖效应,赵治海和同事们用千方百计节省下来的钱建起了温室。

  隆冬的沙岭子滴水成冰,白天摄氏零下十七八度,晚上达到零下二十七八度,但温室里却高达三十多度。去雄、观察不育株……大量的工作需要在温室里进行,赵治海常常是一身寒气进去,满头大汗出来,风一吹,头发、眉毛上便"结"满了小冰茬,感冒成了家常便饭。由于长期在温室里工作,赵治海和一些同事患上了湿毒和关节炎,皮肤痒得钻心,腿成了"天气预报员",一变天就疼。

  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实验本身。按照他的设想,实验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谷子光(温)敏不育材料。为此,他"长"在了试验田里,20亩试验田,几十万株谷穗,他一株株地看,一株株地比较……1990年,赵治海和伙伴们终于发现了第一个雄性不育株,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然而到了1992年,令赵治海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他们再次试种时,原本不育的谷子竟然结实了。难道几年心血会付之东流?赵治海遭到当头一棒。

  抚摸着谷穗,他的心在流血:"难道自己的路又走错了?"一连几天,他泡在试验田里进行观察与思考,最终他确信自己研究的思路并没有错。

  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的赵治海,始终没有放弃他的杂交谷子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赵治海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研制成功。那一年,他刚刚36岁,凭着那份执着,他登上了一座前人从未登上过的高峰。

  之后,他又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找到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的规律。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1号"诞生了,它比常规种子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次年,"创造谷子光温敏不育技术与规律"课题通过鉴定,专家组称之为"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他累计推广"张杂1号"等杂交种51万亩,推广优质谷子常规品种2500万亩,仅此两项增加经济效益5.56亿元。他说:"科研成果要让老百姓用得上,一项成果如果只能躺在抽屉里睡觉,科研也就失去了意义。

  2000年夏秋之交,旱象异常严重。一些山区坡地或旱地的许多庄稼都被晒蔫了,很多地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有一天,赵治海外出考察时,见一位老汉蹲在晒蔫了的玉米地头掉眼泪。老汉本来指望秋后用卖玉米的钱给儿子办喜事,可由于天旱,这块玉米全瞎了。"为什么不种谷子呢?它价格比玉米高,也比玉米耐旱。""产量太低,一亩地不到300斤,够干啥呀?""杂交谷子不是产量高吗?""太贵了,一亩地光种子得一百多块,谁种得起呀?"老汉的责问,像一条鞭子抽在赵治海的心上。

  我国北方普遍缺水,我省缺水更为严重,种植耐旱、耐瘠的谷子既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也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张杂1号"培育出来后,按当时的培育方法,每亩地只能产20来公斤谷种,卖到农民手里一公斤谷种要七八十元,相对于当时2元多的普通谷种,无疑是个天价。

  再就是耐除草剂问题。由于谷子不耐除草剂,管理费时费力,不少农民就在本来适合种谷子的坡地、旱地里随便种上点别的,或干脆撂荒。

  对此,赵治海有说不出的难受:"科研成果要让老百姓用得上,一项成果如果只能躺在抽屉里睡觉,科研也就失去了意义。"于是,赵治海接着向谷子繁制种技术和抗除草剂技术这两大难题发起进攻。

  育种就像沙里淘金,要从林林总总的谷子品种中选取优秀的植株,让优者与优者结合,去芜存精。其中的关键是做好杂交。

  赵治海的课题组一般每年做上千个组合,也就是说每年都要从上万株父本上采下花粉,重新组合后拿到另一块地里去授粉。这项工作都在三伏天进行,温度很高,人必须猫着腰或单腿跪在地上,像绣花一样一丝不苟地操作,任凭太阳照在身上,任凭汗水流进眼睛里,任凭花粉和谷穗刺得皮肤奇痒。

  农业科研是个周期漫长的工作。一个优良品种的诞生,需要对上千个种质材料进行选配、杂交、组合,还要经过几代的筛癣考验、培育。从材料的组合到审定推广,一般要经过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可能要经过几年才能弄清楚。

  为尽量缩短这个周期,早一天培育出适用的新品种,赵治海在和时间赛跑。从1996年起,赵治海的课题组每年10月底都要从寒冷的张家口迁徙到温暖的海南岛进行冬繁育种,第二年5月底再回来。往往是一个地方的谷子还没收完,另一个地方的小苗已经长了出来。风景迷人的海南岛,挡不住他对家的思念。为节省时间,赵治海多年来没回家过过一次春节。在海南岛想女儿想得急了,就让家里寄去照片,时间久了,孩子的照片竟贴了半面墙。

  2003年,谷子不育系繁种产量由每亩15公斤提高到50公斤,制种产量每亩由35至40公斤提高到100至150公斤,谷子杂交种成本大大降低。

  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张杂2号"问世,在我国的年适宜种植面积如今已达到500万亩,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从此走向了实用化和产业化……

  到2004年,赵治海累计推广"张杂1号"等杂交种51万亩,推广优质谷子常规品种2500万亩,仅此两项增加经济效益5.56亿元。

  他成为全国谷子育种界的名人,可他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有许多机会离开偏远的塞外,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他说:"这里有我的事业,有关乎许许多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事业。这就是我的生命。"

  赵治海红了,成为全国的谷子育种界的名人,获得一顶顶桂冠: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可赵治海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一身衣着,看起来与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一部700元的手机是他最高档的物品。他出差时,总是拣最便宜的旅馆住,能步行时决不打出租车,能自己干的活决不雇人……谁能相信,这是一位手握数十万元科研经费的谷子研究室"一把手"?

  就在赵治海和同事们艰难爬坡的那几年,坝下所的一些科室却凭玉米制种赚了大钱。除了上交所里的,年底每个人还能分到奖金,最多的达到7万。而谷子室却连创收任务都完不成,更别说奖金了。"赵主任,我们也去搞玉米制种吧,别再做这苦差事了。"同事劝他。

  赵治海没有放弃,他有着自己的价值标准。"一个人一辈子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都不重要,关键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智慧给后人留下点什么。"

  2003年夏天,赵治海从海南回来后到张家口市检查身体。医生告诉他:"你颈部的三根大动脉只通着一根半,再不做手术有可能会瘫痪。"

  得知做手术可能有危险,赵治海不干:"能不能等我把研究搞完后再做?"医生问:"得多长时间?""5年。"医生很是惊讶:"我用药最多只能帮你维持一年。"赵治海二话没说:"那就用药吧。"

  如今两年过去了,赵治海还是老样子。他开玩笑说:"实验还没完成,疾病也不敢来找我麻烦。"

  多年的劳累给赵治海种下了多种病根,左心室肥大、胃并肾脏不好……常常回家上趟楼都要歇几歇,但一到试验田,精神立马就来了。"试验田是水,我是鱼,一到地里,我什么病也没了。"

  对杂交谷子的贡献,使赵治海成为谷子育种界鼎鼎有名的权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人和单位试图把他挖走的事就没断过。1991年,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有名的谷子专家王雅儒点名要他去当助手;1992年,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改良中心特意给他留了一套住房,等了他一年多;1998年,省农科院给他调过去的待遇是,享受福利分房;2002年,省农科院再次盛情相邀,给他留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并享受省农科院二级学术带头人待遇,"什么时候来都欢迎"……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感动"赵治海。他依然住在自己7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继续着自己的研究。他明白,自己的实验成功后,可以向全国许多地方推广,最重要的是,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自己在这里把谷子杂种优势的原因和产生条件都摸清了,一旦离开,研究很可能就会断档。

  "这里有我的事业,有关乎许许多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事业。这就是我的生命。"赵治海这样说。本报记者 张丽辉 辛强 本报通讯员 张万彪 刘志海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