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度撞击盘点)“深度撞击彗星”的两个未解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8:28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8月23日电(记者蔡玉高)“若能将这两个未解之谜揭开,人类对彗星的认识就会向前迈上一大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介绍,截至目前,炮轰彗星后尚有两个未解之谜:一是炮轰所产生的撞击坑的大小;二是在彗星表面发现的白色斑状物。

  “炮轰彗星”引起全球公众的强烈关注,美国宇航局网站上撞击前后拍摄到的彗核电视画面,吸引了亿万公众。据统计,该网站上“深度撞击”的点击率超过10亿次。

  王思潮说,这次炮轰产生的撞击坑到底多大多深?撞击前美国天文学家预期撞击后不久就会烟消云散,可拍下新坑的清晰照片,没想到撞击产生的大量微尘长时间遮住了整个彗核。为此,国际行星协会向全球公众征集对新坑大小深度的科学猜测,猜测与实际大小相近的将获得特制的纪念章。

  美国深度撞击的科学家估计这次撞击猛烈,新形成的撞击坑直径将高达200米-250米,深度为40米-50米。王思潮根据对撞击前后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预计新坑直径小于100米,估计为50米左右,深度小于20米,估计为10米左右。如果这次撞击不够深,就难以探测到彗核内部的原始物质,这关系到对太阳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深入研究。届时有可能要策划用更重的探测器和更高的撞击速度作第二次冲击。

  第二个未解之谜是神秘的白色斑状物。这些白色斑状物的长度从20米至500米,宽度从10米至100米,表面光滑,反光能力强。王思潮认为,在阳光的直照下和真空的太空环境中,一般的冰物质容易被升华为气体,难以长期暴露在彗核表面。据此,王思潮推测这些白色斑状物可能是升华温度较高的冰物质。

  宇宙飞船所拍摄到的深度撞击的大量图像数据,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陆续发回,而数据分析更需数月时间,估计到那时上述两个未解之谜有可能被揭开。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