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挤一挤“虚高”的教材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22:00 扬子晚报

  当贫困家庭的家长,为缴纳几十元课本费而犯愁;当贫困山区的政府组织,为筹措“两免一补”(即免除义务教育学费、杂费,补课本费)资金而犯难。日前却有报道说,教材采购已经成为腐败温床,尤其是一则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山西吕梁山区临县教材采购腐败案的新闻,更引人关注,发人深省。

  山西临县新华书店原经理高生荣在任职期间,向临县各乡镇学校收取教材款3835万多
元,除2020多万元交财务进账,其余1100多万元被他“胡支乱花”,将700万元占为己有。高生荣先后贪污截留的1100多万元,就跟所谓教材发行的“潜规则”有关,即名义上是发行费,实际上是图书“回扣”。换言之,高生荣利用垄断发行之便,所“侵吞”的教材教辅“回扣”比例,平均达到了28.6%%。与此同时,有记者在山西、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调查发现,目前购置教材的回扣比例,一般为15%%和25%%,有的高达30%%。我们不妨算一算,假如小学生每学期的课本费为50元,按28.6%%“回扣”比例计算,则每位学生、每个学期就得“额外”付出14.30元的课本费。对于贫困家庭,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反之,对于教材发行环节,则是一个数额巨大的腐败黑洞。

  学生的教材教辅不同于一般的图书商品。像市场化发行的图书,如果定价太高,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不买就是。但对学生来说,教材是一种不可或缺、非买不可的“必需品”。为此,我们教材的统一发行和统一定价,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特性。教材价格问题直接涉及的部门有教育、出版和发改委等,如果有关部门的教材定价已经“十分合理”,为什么上述的教材“回扣”还有那么大的空间呢?“漏洞”又该由谁负责堵漏,并从严监管呢?

  此外,这些年教材的纸张越来越好,越来越厚,印刷成本越来越高,书价也越来越贵;各地教材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定价,并未考虑到城乡和地区贫富差异,亦不尽合理;同时学生课本只用一次,没有多次重复使用……一方面过多地耗用资源,一方面加重了家长和孩子的负担。凡此种种,也都属于教材价格的“水分”,应该挤一挤了。向明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