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牡丹江市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建设的真实写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7:33 黑龙江日报

  如今在牡丹江,一座座荡漾新风的楼院,构成一个个飘溢祥和的社区,居民们用双手建设和谐社会,尽情享受和谐社会的成果。“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社区,人人关心互助,家家乐业安居。”这成了牡丹江市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建设”的真实写照

  社区是社会的单元细胞。牡丹江市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有力抓手,作为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经济进步的重大举措,作为加快城市发展、促进社
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于是,建设和谐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被该市写入“十一五”规划,写入每年的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级考核目标,年年签订责任状,大张旗鼓地兑现奖惩。

  一张张《社区党员明白卡》 架起困难职工连心桥

  6月6日这一天,林机社区残疾居民丰宝安格外高兴,一位社区党员主动来认“亲”,帮他找寻就业门路。这是牡丹江市“万名党员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再就业手拉手”活动对接时的一幕。牡丹江市在开展这项活动的同时,还配套提出了12项保障措施和15条实质性扶持政策。依据这些政策,帮扶对象如果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可免交21个部门的4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目前,牡丹江市每个社区都成立了社区党组织,其中社区党总支32个。今年7月,全市第一家社区党委滨江社区党委挂牌成立,1.63万名社区党员的数字在不断增加。

  庆旺社区为每名居住在社区的党员建立个人档案,按楼院划分党员责任区、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管理站、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站,一张张《社区党员明白卡》印发到每名党员手中,明明白白告知党员的责任范围。教育学院15名离退休老教授、讲师党员关系进入社区后,甘当党建工作讲师团的报告员、社区建设的宣讲员、安全防范的监督员、文化活动的组织员、法律知识讲解员、国策宣传员,带动社区党员、群众自愿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使社区志愿者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在社区中实现了大作为。

  照庆社区号召社区党员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为社区实实在在做事,要求党员方针政策讲一讲、邻里纠纷劝一劝、治安巡逻走一走、火灾人祸访一访、困难群众帮一帮、封建迷信管一管、尊老爱幼说一说,党员在“七个一”的行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社区老党员韩东升累计资助1.8万元,使两名学生正常上学。一次韩东升看到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在社区内整日不上学,便上前打听,原来女孩叫王雅丽,父母是民工,在此租房,家中没钱上不起学。韩东升主动联系孩子父母,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并联系上了学,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资助到现在上初一。社区内陈长辉母亲丧失劳动能力,父亲去世后想辍学。韩东升知道后从初一一直资助孩子上大学。陈长辉接到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韩东升买来600多元钱的书作为对孩子的鼓励。上大学前,陈长辉把自家养的鸡抱到韩爷爷家,含着眼泪说:“韩爷爷,你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八年来把工资钱都用在我的学习上。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只鸡是吃我剩饭长大的,您一定吃了它补补身子,这是长辉现在惟一能够做到的。”

  林机社区“党员之户”“党员之家”的标志牌贴在党员家的门上。806名社区在职、在册党员分别认领一个楼道、一片绿地、一处卫生、一名失足青少年、一个特困家庭、一名下岗职工,一言一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一举一动为党旗增添了光彩。7大主题活动构成社区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节、四季风景线、七彩周末大舞台、家庭伦理运动会、楼道文化、“邻里情”和“感恩与祝福”等7大主题活动构成了社区的文化品牌,使社区成为居民精神的驿站、欢乐的家园。

  今年7月以来,新安街道办事处举办了首届邻居节,奏响了社区居民相识、相知、相助的三步曲。在以“同进一扇门、同是一家人”为主题的邻里亲情见面会、邻里恳谈会上,天天见面的老邻居们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问候,第一次交谈。居民刘向东说:“我家老父亲心脏病厉害,麻烦各位晚上回来脚步轻点”,王勇深表歉意地说:“实在对不起,以后我多注意”。认识了、理解了、谅解了、互让了,钢筋水泥形成的壁垒打开了,邻里磨擦中形成的坚冰融化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邻里关系彻底改变了。

  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让社区居民增进了解和感情。“邻里运动会”中,三人缠足、手托球比赛让围观群众笑得流出泪来;以楼道为单位的“邻里对歌比赛”,使平时互不相识的邻居同台表演;“邻里厨艺展”让居民品味佳肴的同时,体味到亲如一家的幸福与快乐;“邻里作品展”中,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娃娃展现出一技之长。

  在增进了了解之后,他们趁热打铁,推选出单元长,由单元长组成居民议事协调会。单元长们通过“小巷之声”、“回音壁”、“民情直通车”了解居民呼声,提出合理建议,通过“一楼告知栏”、“提个醒”让居民了解社区建设动向,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会更好。单元长像根根红线,串缀起居民相知、相伴、相助的浓浓邻里亲情。花园社区的一位副厅级干部退休后无法摆正心态,整日足不出户。在单元长的动员下参加了活动,在活动中找到了快乐。现在,他办起了美术班,免费教社区青少年学习绘画。

  东安区清福社区建起了特色文化楼道。居民把自己的书法、绘画、剪纸、摄影、

漫画、雕刻、园艺等作品展示在小区楼道中。我眼中的和谐社区、少儿天地、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科普小常识、拒腐倡廉、生殖保健等版块,让居民真切感受社区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社区的科普长廊将日常保健、科学饮食、流行疾病预防及科普常识等内容用彩图展现在居民面前。最近,“节电小常识”在楼道内吸引了居民驻足观看,促进了节约意识的形成。

  投入5780万元彻底改写社区“三无”状况

  牡丹江市作为我省东南部开放发展的口岸城和旅游城,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取得成果的同时,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特困群体增多、离退休人员增多、流动人口增多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牡丹江市一直十分重视社区建设,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完善社区的基础建设。两年来,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支持,牡丹江市共投入社区建设资金5780万元,彻底改写了社区“三无”(无办公用房、无办公经费、社区干部无补贴)历史,全市社区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在宽敞明亮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内,行政事务、社会保障、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家政服务、社会事务等均一次办理完毕,产生了“敞开一扇门,能办万家事”的良好效应。与此同时,逐步健全了“四室、三站、一校、一场所”,即:社区办公室、党建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社区综合服务站、文化站、体育站;居民学校;社区活动广场。

  在街道和社区中,经常看到的是牡丹江市各级领导推进社区建设的身影。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为副组长,31个部门单位主管领导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作用,季度召开工作全会、年度进行总结汇报、分阶段推进重点工作,定期调研检查验收。市委副书记王宝良在社区调研时,看到阳明区东苑社区在路边无电无水的小岗亭办公,当即安排市教育局、司法局和水泥集团帮助解决,当社区居委会搬进新建的100平方米的办公室时,社区干部流泪了,他们说,过去天一黑就无法办公,现在服务居民方便啦。

  社区发展了,驻区单位也尝到了甜头。全市驻区单位共同发出了“倾情奉献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的呼声,47个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包扶22个困难社区居委会,在全市社区建设大会上签订了包扶责任状,不到半年时间,共为社区投入财、物折合人民币382万余元,解决了社区的许多实际困难。

  “四卡”终年关怀弱势群体

  牡丹江市清醒地认识到小社区事关大稳定,前瞻地启动了“保障在社区、稳定在社区、平安在社区”活动,有效地承接和化解了各种矛盾。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东安区建福社区由五家破产企业及其家属组成,是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及流动人口的聚居区,也是治安案件高发区。社区提出建设稳定型社区的设想,召开“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演讲会”,通过下岗职工自强不息的现身说法来转变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成立社区就业信息服务站、召开下岗失业人员用工洽谈会和就业大集,建立劳务输出渠道。社区居民盛江生下岗后,爱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内弟在监狱服刑,弟媳撇下幼小的孩子离家,内弟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中却无力供他读书。性格内向的盛江生每天借酒消愁,夫妻间经常为此吵架。社区干部一次次登门鼓励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多次与物业部门联系,安排他做了一名治安员。不仅如此,还三番五次地与长安小学协调,最终,学校为其内弟的孩子减免了学费,帮助盛家解决了眼前的困难。

  社区治安协会,吸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员68名,巾帼志愿者60名,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三老”巡逻队员48名,义务治安巡逻队员24名,这些队伍在工作上各有分工,又互相配合,交叉巡逻,互通信息,对各种矛盾做到早知道、早应对、早处理、早化解,使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年来,建福社区80%的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居民难点问题30多件,化解各种社区居民纠纷100余起,无一例重大案件和过激上访事件发生,成为名符其实的“稳定型社区”。

  柴市社区为辖区弱势群体发放了红色病残救助卡、橙色孤残帮助卡、黄色就业帮扶卡、蓝色精神慰藉卡,让不同的人群得到不同的社区关爱。他们在全市率先办起“爱心超市”,对社区弱势群体的救助由“年终关怀”变为“终年关怀”。居民刘志发是双下岗家庭,爱人精神不好,不慎失火把家里烧得精光。社区迅速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一边租房安排夫妻俩住下,一边动员居民捐款捐物,帮助维修房屋,还为这个新家添置了电视、床被、锅碗瓢盆、米面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当夫妻俩回到

装修一新的家时,丈夫落泪了,他说:“本以为没有单位什么都完了,做梦也没想到,社区会帮助我家渡过这么大的难关。”(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文 毕强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