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90公里!东起章丘西至长清“新经十路”变长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0:08 大众网

  济南市政府日前正式批复同意,将经十路的起止点由原来的东起山大路南口、西至段店铁路立交桥,变更为东起邢村立交桥、西至担山屯立交桥,经十东路、经十西路的起止点也同时作了大幅变更。这一变更中蕴含着怎样的“冲动”?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东起章丘西至长清“大经十路”正式搭起框架

  经十路突然变“长”了:这是济南市政府8月17日正式印发“济政字〔2005〕49号”文的主要内容。

  在这份名为《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变更经十路等道路起止点、注销灵岩路名称的批复》文件中,济南市政府对济南市民政局上报的《关于变更经十路起止点、调整经十东路和经十西路道路名称的请示》,作出了正式批复:

  一、同意将经十路的起止点由原东起山大路南口、西至段店铁路立交桥变更为东起邢村立交桥、西至担山屯立交桥。

  二、同意将经十东路的起止点由原东起大辛河、西至山大路南口变更为东起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南涧溪、西至邢村立交桥。

  三、同意将经十西路的起止点由原东起兴济河、西至玉符河变更为东起担山屯立交桥、西至长清区灵岩路。

  四、同意注销灵岩路名称。

  据了解,变更起止点后的新经十路(包括经十东路、经十西路),东西长度被拉长至90多公里。有关人士因此分析说,变更起止点看似是个小动作,实则蕴含了巨大的发展冲动。还有人认为,这标志着济南市打造“大经十路发展带”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发挥交通走廊功能“新经十路”体现两翼展开

  地名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子系统,更是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

  据了解,此前济南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就济南市城市主干路命名规划听取了民政局的专题汇报。在这次会议上,谈到以经十路为例进行道路更名的尝试时,与会的市领导认为:“它突破了绕城高速的范围,充分体现了济南市建设向两翼(东拓+西进)展开的格局,为打造济南市的城市发展带和经济发展带打通了思路,充分发挥出了经十路作为交通走廊的道路功能。”与会者还认为,此项尝试意义深远,如取得预期的成效,其他经纬路可借鉴经十路命名的经验,成熟一条命名一条。

  地域分割概念不再东西新城与主城区“无缝对接”

  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城市规划建设总体思路,以及“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十字方针,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将延续原总体规划的布局思路向东西两翼发展,形成“一带(东部产业带)一城(主城区)一区(西部片区)”式城市格局。

  几位不愿具名的决策调研方面的权威人士均认为,长达90多公里的“大经十路”,打通了“两翼展开”概念上的地域分割,突破了绕城高速的范围,使东城、西部新城与主城区真正步入“无缝对接”时代。

  沿线辐射200平方公里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初步显现

  “每次往返济南机场,都要经过美丽的经十东路。沿线那些崭新而漂亮的校园、工业园,那些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常常让我这个从业多年的地产人激动不已。”国内著名品牌运营专家、深圳某房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总经理朱曙东说,每当这时,他就“联想到了深圳的‘深南大道’,联想到了广州的‘华南快速道’。”

  同朱曙东一样,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大经十路”不仅已成为展现济南新形象的亮点,更为济南开拓了一个新的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对地方经济拉动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加快发展”已成为济南的关键词。近期,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不同场合下,频频强化下一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即在“大、快”上做文章,着力在“点、带、面”三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其中的“带”就是重点做好经十路沿路发展带、沿小清河发展带、沿铁路线发展带、沿黄河发展带的建设。

  有分析人士说,济南市将借助经十路作为贯穿城市主轴线的有利因素,将其打造成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等四位一体的发展带,不仅统一路名、交通标志等,还将在经十路沿线规划承载十几个片区,辐射带动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使片区之间相互带动,打造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载体、大空间。

  眼下,通过“大经十路”向章丘、长清的辐射,一条长达90多公里的经济隆起带和城市发展轴正在成形。

  经十路起止点的变更,只是一个“引子”。

  本报记者刘玉波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