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扶助贫困生:莫让善政成虚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4:08 光明网

  龚丹韵发布时间: 来源:解放日报

  近日,36名爱心志愿者自费踏上12县市的贫困生寻访征程。他们历经10天奔波,走村入户调查242名贫困生,最终提交了555份调查问卷、136篇探访日记、1000多张探访图片。大量第一手资料,无声倾诉着这些贫困生的辛酸渴望、家长的沉痛无奈。

  “贫困生”以及表达关爱之情的贫困生扶助政策,对天天看报上网坐在电视机前的人而言,早已不是陌生的字眼。可是为什么,调查收集到的许多数字依然令人震撼!

  “14.2%和9.9%”,这是问起国家资助政策时,回答“了解”的学生比例和家长比例。甚至还有7.1%的特困生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有关国家对贫困大学生(高考生)的资助政策。遗憾油然而生,如果有更多的贫困生知道扶助政策,如果有更多的贫困生提交了扶助申请,或许今天,他们依然能够在学堂里沐浴书香,或许明天,他们能有一个不一样的锦绣前程。报告里清清楚楚写着:逾九成特困生坚信助学贷款作用大。然而偏偏有近九成的贫困生不了解它们的存在,不知如何运用这些资助政策来摆脱或者缓解哪怕一丝一毫的负担。

  “首次”,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入户调查特困生情况。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贫困生”被人们频频口耳相传,各种扶助政策早已纷至沓来的21世纪,一次小小的入户的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竟然到了今天才是首次,而且还是在中国扶贫基金的帮助下,志愿者的自费调查。怀疑接踵而至:之前有关贫困生的各种扶助、各类贷款、各项政策,其制定的依据是什么?事前研究过的材料是什么?有理有据,是所有判断、规章、政策、法律的基础。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政策能够对症下药吗?这恐怕是很多人心头难解的问号。

  不可否认,所有的扶助政策都包含了国家、社会乃至每一个公民的拳拳爱心,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天性。温暖贫困生的心灵,点燃贫困生的希望,正是布满眼帘大大小小政策的出发点,也是诉诸耳畔扶助关爱之举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如果一份善意没能传到,一项良策形同虚设,那么无论我们倾注多大的心血,挥洒多重的笔墨,最后的效果究竟如何,依然叫人起疑。

  1/5的在校贫困生比例、相当于农民35年收入的学费、过半数自卑倾向和家庭负担……小小的调查,背后存在着多大的社会问题,承载着多重的社会责任!当我们怀着满腔关爱之心,伸出一双双援手的时候,如果能更多一点地从贫困生的角度考虑,如何把这份帮助广而告之,如何对他们的困难细而研之对症下药,或许,他们的未来会平添许多亮色和希望。

  扶助,要扶而助之;政策,须政而策之。扶而不助,政而不策,是之谓“秀”!所有的扶助、所有的政策,理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制定,从落实到位的诉求去改善、去推进。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