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儒学能否成为儒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11 南方日报

  文化纵横

  陈壁生

  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宣布正式成立“儒教研究中心”,加上人大近日又成立国学院,由此,儒家思想到底能不能称为“儒教”,再次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宗教”,采用的是从西方的religion翻译过来的意义,所以一说宗教,便以基督教作为宗教的典型,甚至标准。如果按照这种标准,那么中国传统中的儒家、道家、佛家,都不能算是“宗教”,最多只能说,儒释道三家具有丰富的宗教因素,在社会上起到某些宗教功能。

  对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的根本区别,牟宗三先生在《现时中国之宗教趋势》一文中说:“耶教为依他之信(信上帝),而儒释道三教皆不为依他之信。此三教本质上皆是从自己之心性上,根据修养之工夫,以求个人人格之完成,即自我之圆满实现,从此得解脱,或得安身立命。”简单来说,中国的儒家,是一种“人文教”,作为一种人文教,“教”的意思,便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中国意义上的教化。《礼记·经解》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里说明了儒家的六艺对人们的教化功能。从这些教化功能来看,都是人文性的,没有任何神秘色彩。

  儒家人文教的教化内容,直到现在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例如“孝”,我们今天固然已经摒弃了婚姻中的父母之命,摒弃了割肉事亲这些妨碍独立人格,甚至是反人道的做法,但是孝亲作为一种价值,在我们的社会仍然是有效的。再如对“天”的态度,官方祭天的仪式已经消失了,从“天道”那里也没法获得政权合法性了,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人仍然相信有“天命”。这些儒家人文教的内容,软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沉潜在我们的思维方式深处,对我们的价值判断,甚至对人们的安身立命,仍然起着它的效果。

  那么,儒家人文教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宗教化”呢?在中国现代史上,康有为就做过把儒学宗教化的尝试。康有为在清朝末年就请皇帝定孔教为国教,后来陈汉章又成立了一系列的孔教会,以康有为为会长。他们的尝试最终没有成功,其历史原因非常复杂。而在当代,我曾经采访杜维明先生,他说在印度尼西亚,儒教信徒多达一百多万,连婚礼这些仪式都要在儒教下面举行。历史与国外的经验,都不一定能够适合当下中国的现实,但是却为儒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在一个彻底世俗化的时代,人们总会不甘于世俗生活的孤独、苦闷与无望,而渴求超越理想的寄托。人们可以把这种超越理想寄托在有神论的宗教上、人文主义的心性之学上,去寻求自己的心灵超越之路。但是最应该警惕的,是那种以单一代替多元,并企图取代整个社会思想、企图代替他人思考的做法。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