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父母悔恨中度过十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7:13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通讯员杨振华周颖 近日来,本报23日刊登的《十年“断桥相会”之约牵动江浙媒体——为弃婴找到亲生父母》一文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生父母缘何抛弃女婴?静芝如今生活如何?亲人能否相见?对于读者普遍关心的问 悔恨中度过十年 8月18日,静芝的亲生父母徐礼达、钱粉香夫妇与她养父母在中国的委托人吴学峰女士见了面。见面时,夫妻俩对着吴学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有罪啊,十年来一直后悔着……” 十年前徐礼达、钱粉香在杭州以收废品为生。静芝是他们的第二胎,属于违法超生。为了生下这个孩子,他们后来躲到了苏州姐姐家的船上。1996年农历七月廿六,钱粉香生下了静芝,孩子白白胖胖,那张娇嫩小巧的脸,让徐礼达至今记忆犹新。 据徐礼达介绍,当时因为经济拮据,他们忍痛决定将静芝送人。徐礼达用毛笔写下了留在孩子襁褓里的信,在静芝出生的第5天清晨,将她放在了苏州三元二村菜市场附近的一个自行车铺边。放下孩子后,夫妻俩痛苦异常。徐礼达一直憋着口气往前走,后来又忍不住想回去看一眼孩子,但因为孩子边上已经围着一些人,终于还是没有回去。 十年来,夫妻俩都在悔恨中度过。钱粉香现在在电视上看到有小孩被遗弃,还会感伤得又哭又叹。 孩子在美国很好 收养静芝后,养父母一直非常重视襁褓里的信。因为担心翻译有误,他们先后请了许多人进行翻译,现在这封信的英文版本有四五个。理解了信中的内容后,养父母将此事委托给了常在欧亚两地跑的朋友克尔,克尔又找到了吴学峰兄妹帮忙。 吴学峰为夫妻俩拨通了克尔的电话。从克尔的口中,他们得知,静芝的养父母家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静芝还有两个哥哥,都非常疼爱她,一家人住在一个安静的美国小镇上。静芝现在的英文名字叫Kitty,她现在已经出落得很漂亮,而且很乖,学习成绩很好,但可能不会说中文。 据克尔介绍,现在静芝一家正在度假,一时无法联系。但他相信,静芝养父母不会阻止她与亲生父母见面,不过因为过于突然,静芝尚小,可能会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机会。 “现在包裹还没到。我们想在她生日时通个电话,现在还不知道行不行。什么时候能见面也还不确定。但我们没有把孩子要回来的想法,也不会这么做。”徐礼达说。他们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能早日见到静芝养父母从美国寄来的邮包,那里有静芝的照片和相关的文字材料。 情可念,理当责 十年“断桥相会”之约的故事,牵动了许多媒体,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同情,但也有不少读者认为,徐礼达、钱粉香夫妇作为弃婴者,也应当受到道义上的谴责。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而《刑法》第261条规定:“对年幼、年老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应承担抚养责任而不尽抚养义务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徐礼达表示,经媒体报道之后,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家对他们都很宽容。如果有关部门要追究责任,也不担心,他心里已经作好准备。 (本报杭州8月25日专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