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社昨深度报道《超级女声》并配发评论 《超级女声》在毁誉不一中破冰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01:45 都市快报

  

新华社昨深度报道《超级女声》并配发评论

  “2005超级女声”谢幕,李宇春获得冠军,周笔畅和张靓颖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据新华社 26日晚,2005年《超级女声》在掌声和欢呼声中圆满谢幕。这个看似是一个歌手选拔赛的电视节目,却在短短时间内上升为今年的一大社会热门话题,其对大众生活
无孔不入的渗透能力以及毁誉参半的外界评说,构成了中国电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主办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明年还要办《超级女声》,而且《超级男声》也将登台亮相。《超级女声》正在以“变革”的姿态,成为引导国内娱乐电视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超级女声》是一档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形、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连同节目中大众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淘汰方式,倡导一种“全民快乐”的娱乐方式。

  2005年《超级女声》,广州、长沙、郑州、成都、杭州五大唱区共吸引了15万人参加。初步估计,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前5场总决选的观众总量达到1.95亿人。其中总决选6进5的直播收视份额更高达19.45%,同时段排名全国所有卫星频道第一名。网络上的评论和跟帖更是不计其数。进入决赛以后,每场短信互动参与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观众总投票数更高达400万。

  作为电视新生力量的《超级女声》,自出现至今,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万人逃学报名”“黑幕说”“选手签约问题”“低俗节目”等论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奇葩’”等阵阵叫好声齐齐亮相。随着比赛的不断进行,尤其进入总决赛阶段后,批评声音日渐衰弱。毁誉缠身的《超级女声》,从多方争论到今天的圆满收场,一路上可谓“如履薄冰”。

  7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表示,《超级女声》是很恶俗的节目,只有降低这些节目的播出量,并在黄金时间增加新闻、社教类节目的播出量才能解决节目的低俗化问题。

  面对指责,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电视湘军”的灵魂人物魏文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超级女声》主要面对广大年轻人,由于节目的零门槛,制作者从一开始就注意了节目的品位和格调。

  魏文彬说,《超级女声》的超常火爆,说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性。新闻媒体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必须认真落实“三贴近”的要求。

  《超级女声》明年怎么办?

  随着中国电视与世界的接轨,目前还处在模仿阶段的中国电视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与其他国家的电视展开全面的竞争。包括《超级女声》在内的中国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娱乐节目,改革和创新是其迈向新起点的原动力。

  对于《超级女声》的未来,魏文彬对记者说:“和其他娱乐节目一样,未来的《超级女声》会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而且在此基础上,明年还要办《超级男声》。”

  魏文彬表示,今后《超级女声》会朝更健康、更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并明确定位为以年轻人为主的节目。首先是节目报名和录制等环节将安排在假期,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再是严格规定16岁以上才能参赛;三是在过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对选手的歌曲、台风、服装和主持人、评委等各方面进行改进,同时强化奋斗、励志、快乐等精神追求的节目内容,力争找到一种既健康又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节目形式。

  《超级女声》“超”在哪里

  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似乎火得不明不白,令许多文艺界人士不服气。然而,为什么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会如此火爆,一些自视正统的文艺节目却“有心栽花花不发”?这的确值得认真思考。

  仔细研究《超级女声》的成功之处,无非是做到了真实、互动。《超级女声》之长,正是国内传统主流文艺之短。在中国,许多文化艺术产品的生成,往往将人民大众、普通观众排除在外。在文化界采访,记者常常听到创作者侃侃而谈,要“提升”观众水准,要“普及”经典、高雅艺术,却很少听闻让观众参与其中,和观众互动。难怪我们的许多演出、影视作品,往往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生产出来,却被观众所冷落。(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