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临汾市尧都区:光荣的“刘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04:12 山西日报

  “这就是刘少奇、杨尚昆等首长们住过的院子……”8月8日,在临汾市尧都区刘村,85岁的史希杰老人指着自家的院子对记者说。

  1937年9月,侵华日军攻占大同,太原危在旦夕。10月中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南迁临汾市刘村。刘少奇到刘村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立即与杨尚昆、彭雪枫等同志认真筹划,决定成立八路军“学兵大队”,招收来自河北、平津、河南、江苏、浙
江、汉口等地投奔革命的青年,短期内学员人数增加到1000余人。他们以延安的“抗大”为榜样,吃粗粮、睡地铺,背包当板凳,膝盖当书桌,村头荒坡做课堂,系统进行了“游击战战略战术”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在抗战开始的艰难岁月,短短4个月的“学兵大队”,直接改变了临汾地区的革命面貌,为以后的全面抗战和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68年过去了,在刘村,不管遇到谁,谈起当年的革命前辈和八路军“学兵大队”,他们都能讲一段与自己的兄弟或父辈相关的“故事”。70岁的村民徐社全说,他哥哥徐毅当年就是通过参加“学兵大队”走上革命道路的,生前曾在福州军区任职。68岁的村民王小官说,他的长辈们经常对他讲起革命前辈们的音容笑貌……

  先辈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永远激励着勤劳善良的刘村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造良田、建工厂、办企业,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富饶和美好。刘北村(刘村现分为刘北村、刘西村和刘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双龙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利用交通便利和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建起了炼铁厂、发电厂、耐火砖厂、焦化厂等众多企业。引进村外资金1.8亿元的“化工厂项目”已经谈妥,很快就要开工建设。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大发展,村里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现在,村里有运输车辆四五十辆,面包车、小车近百辆,占到全村户数的1/3。村民们有的在工厂上班,有的跑运输,有的做生意,2004年,人均收入突破了4000元大关。此外,每年中秋节前,村里还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发月饼和苹果,春节前发放50元至100元的生活补助。村里的老年人都说,这样的好日子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清兰)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