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可忘记旁边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05:12 长沙晚报

  人与人就像相连的土地,只有相互渗透贯通才能成就生命的博大。制度、法律像刀,刚性十足,却缺少应有的温润。而出自内心的信任却像草种,可以漫地落根、四处开花。

  一个青年人很不听话,小时候学习不好,经常与人打架,长大后又吃喝嫖赌、偷鸡摸狗,邻居见了他都避着走。当他第三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时,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告诉法院自己详细的家庭地址,主要是觉得告诉了也没用,父母反正不会再要他这个儿子了。他是
父母领养的,除了他,父母还有两个亲生女儿,少他一个无所谓。出乎意料的是,在他进监狱的第三天,70多岁的母亲被管教领到了他面前,母亲是从别处得到消息后连夜赶来的。青年人“啪”的一声跪在地上,他问母亲为什么还要接受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母亲说:“儿子,你犯错,是因为妈妈当初没有教好,现在你大了,懂事了,妈妈相信你会改好。”青年人两年后出了狱,他果真痛改前非,还做上了小老板。

  信任两字都有一个“人”字做偏旁,它们关注的是人,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善意,对别人的人性、毅力等等的认可。首先瞩目于人,是信任巨大的力量所在。

  对被信任者而言,信任还是一种对“人”的责任。一个人没被别人信任之前,对许多事,他都可以当甩手掌柜;一旦被人信任,他会觉得不按别人的要求去做事,会受到道德和良知的谴责。于是,生活中也就有了一些人为了回报他人信任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动人故事。

  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的整理出版全权授予当时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的蒋天枢。蒋天枢是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1949年后10余年间,两人只在1953年、1964年见过两次面,都是蒋天枢赴广州看望恩师。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心头却非常明亮,他认定自己的学生能担此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蒋天枢没有辜负这份重托,“文化大革命”一结束,他立即放下自己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陈寅恪著作的编辑整理中。他拖着病体,拄着拐杖,经常出现在学校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查古籍,抄录资料,四处搜集老师的诗文,同出版社联系老师著作的出版……苦心人,天不负,1981年,300万字的《陈寅恪文集》7卷本终于出版发行。文集基本上保持了陈寅恪生前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蒋天枢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这大概是陈寅恪这个名字在大陆重新浮现之始。

  书出版后,稿费送到了陈寅恪的3个女儿手里。她们经过商量,一致认为,蒋天枢教授为父亲著作的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应该得到一份合理的报酬,于是将稿费一分为四。蒋天枢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在信中说:“先生把出版《文集》的事托付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为先生著作出版做点事是应当的。《文集》是先生的心血,学生怎能花先生的钱呢?无论如何不可1

  世界是人的世界,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总是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抓住了信任中的一个“人”字,我们才能做好想做的一些事情,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有真正的和谐、温暖。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