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推行隐性补助资助贫困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3:03 新闻晚报 | ||
谢飞君 晚报讯“经济援助并非资助贫困生的惟一目的,如何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昨天,记者从中科大学生处朱灿平处长处获悉,目前中科大正在推“隐形补助”的新路子,做到在给贫困生经济补助的同时,对其自尊、隐私予以保护。
默默补助 条件:每月食堂用餐超过60次总额低于150元 当田田(化名)像平时一样刷卡买饭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后来经过了解,她才知道这是学校的一项新政策———每月默默为贫困生加150元补助。 田田是中科大地球空间科学学院2004级的学生,她之所以会得到这笔“隐形”补助,是因为学校财务对她手持的“一卡通”消费进行跟踪,得知田田几乎每天都在食堂用餐,但每月在校内食堂的消费总额又总在150元以下。 “这是中科大学生处与网络中心、饮食中心、财务处等部门联合启动的‘一卡通’学生消费情况预警。”记者从该校新闻部胡胜友处了解到,中科大按月对学生在校内用餐情况进行统计,如果有学生每月在校内食堂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一卡通”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此类学生的数据库。这时候,无需学生自己申请补助,学生处便会主动核实情况,并在其“一卡通”账户中存入每月150元或120元的补助。据悉,达到生活预警线的学生一年最多可得到10次“加卡”补助。 低调温馨 反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科大的这种“默默补助”已经试行了两年多,而仅去年一年,中国科技大学通过这种不见面的一对一资助方式,向1100人次学生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66万元。 “每次意外发觉‘一卡通’内数额‘悄悄’增多,都感觉很温暖。”“隐性补助”的受益者田田说特别感激老师的细心,并称这种补助方式充分考虑到部分同学不愿张扬贫困的心理感受,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同学私下称赞这是一份‘低调的温馨’。” “低调的温馨”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多方好评。“但‘隐形补助’的概念才刚刚提出。”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处称,这种资助方式目前仍在探索中,并将在其他各项资助政策中推广这种“低调做法”。 [专家观点] 勿让“低调”成“腐败”隐患 时下正是大学新生入学报到之际,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中科大的“低调”是否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在接受采访时称,能将资助与情感体谅、人格尊重“捆绑”起来体现了关怀,但贫困补助不是个人隐私,应该公开。 “贫困补助发给谁?张三,还是李四?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发放。在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没有了监督。”胡守钧教授表示,给贫困大学生发放补助是公权行为,既然这样,就应该公开,以防滋生腐败。“在国外,享受补助待遇均有‘不准外出旅游’、‘不准吃喝玩乐’等附属条件,而监督必须建立在公开的基础上。”胡守钧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