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走滇缅路选手访谈:只为历史不再重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3:56 云网

  一个月来,与他们打过多次交道,但见过面的却不多。一提及名字,却又感到很熟悉。他们的爱国情和历史责任感,给了我们太深的印象。让我们遗憾的是:由于名额有限,90%多的报名者没能被选上。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期盼,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每次与报名者通电话时,他们总有太多的话要对我们说。有时,闭上眼,能想象到他们的迫切表情。无数次的通话,让在滇缅公路沿线长大的记者对这条路有了再认识。正如著
名作家萧乾所说:中国有千百条公路,数不清的桥梁。然而没有一条像滇缅公路,也没有一座像惠通桥那样足以载入史册。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这个夏天,记者被滇缅公路的悲壮历史所震撼,被没有忘却这条“抗战生命线”的众多读者感动着。

  与没被选中的报名者相比,被选中的60名志愿者是幸运的。无论是否被选中,众多报名者都认为:重走滇缅路是一种历史责任,是为了历史不再重演。在即将出发前,记者收集了部分志愿者肺腑感言。

  缅怀先辈 追忆历史

  【人物介绍】马军,著名律师。业务繁忙的他报名重走滇缅路,让人有些意外。其父是北上抗日的老红军,母亲也是老八路。曾在滇缅公路沿线当过兵,对滇缅路哪里有个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感言】在7天的活动中,希望能在那条历经沧桑的老路上找到历史踪影。在缅怀先辈的同时,希望能结交新朋友,和他们一同追忆历史。

  【人物介绍】李刚,48岁,省公安厅政治部的一名公务员。他爷爷当年是工程师,为滇缅公路的修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爸爸和叔叔不但参与修建了滇缅公路,还在这条路上跑了多年运输。

  【感言】报名之后就积极把车送去检查修理,做好一切准备,只为等待被选上的这一天。缅怀历史是对自己也是对后代的一次教育。

  【人物介绍】 安琳,53岁,昆钢汽车运输公司副经理。滇缅路的每一寸土地,他都用脚丈量过。

  【感言】知道这次能够自驾车重走滇缅路后,早早就把车收拾一新,最终却没能自己开车。不过还是值得期待,希望感受历史的初衷没有改变,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愿望也没有变。

  缅怀先辈 追忆历史

  【人物介绍】 罗诗恺,84岁,上个世纪50年代初曾经在滇缅路上收集抗战遗留物资。

  【感言】 这是我晚年生活中最幸福的一件事。55年后能够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我将尽力寻找年轻时候的点滴记忆。

  【人物介绍】 高昆忠,36岁,供职昆明通晓信息有限公司。平时喜爱摄影、玩电脑,更喜欢研究滇西抗战历史。

  【感言】 在那么多人中选中我,真的很光荣。为了这次活动,特地收集了许多关于滇缅路的信息,希望得到更深切的体验。

  【人物介绍】 杨军,省委党史研究所宣传处处长。对滇缅公路和云南抗战史有研究。

  【感言】这次活动为宣传云南在抗战中的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回忆历史有深远意义。云南对抗战史的宣传很少,许多发生在云南的重大抗战历史被淹没了。希望从这次活动中吸取经验,为日后开展全省抗战历史宣传活动取经。

  【人物介绍】 江虎,41岁,云南铜业股份公司的调度员。是个摄影发烧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平日穿梭于各地不同的风景之间。

  【感言】 我将把重走过程中遇到的与当年抗战相关的人和遗址、遗物拍成历史资料,让更多的人去看。

  【人物介绍】季兴良,30岁,供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弥兴财政所。热衷于滇西抗战和驼峰航线的研究,并采访过多位当地的抗战老兵。准备带上飞虎队的遗物,请专家鉴定。

  【感言】重走滇缅路是我多年的梦想,这次随那么多专家一起重走,我会珍惜这个机会,用我的心去重走、去感受,不只是隔着玻璃看看。

  滇缅路上无“代沟”

  【人物介绍】 马晓佳,25岁,法律系的在读研究生。滇缅公路是她外公参加抗战的地方,她和爸爸两代人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

  【感言】现在的年轻人对历史的理解都是来自于有限的书本,能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60多年前的历史,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人物介绍】 田应渊,24岁,大学毕业后做了自由撰稿人。其祖父曾任陆军第8军汽车营营长,外祖父也是滇西抗战军官。

  【感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抱着获取知识的心态来参加这次重走滇缅路。很想上松山看看爷爷曾战斗过的地方。

  【人物介绍】 宋晓龙,25岁,从事消防和装饰工程。曾祖父冯仰芬解放前曾任龙云的财政厅长,兼任交通部财政科长。

  【感言】 在重走的过程中,我将用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去寻访爷爷记忆中的滇缅路,并把它带回来给爷爷看,为爷爷圆梦。

  王云 杨茜 赵学康/文 刘普礼/图(春城晚报)责任编辑:高映春(来源: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