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为农民工职业病的病痛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08:4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场 8月22日,本报发表的《农民工成职业病高危人群》引起社会关注。近日记者再赴广西马山县,就这一问题进行追访。

  此时,正值农忙季节。可在国家级贫困县广西马山县的白山镇,记者在田间地头看到的,却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在埋头耕种。

  该镇南新村村民罗绍捌,一个曾经可以挑起两百多斤担子的汉子,此刻只能坐在自家门槛上不停地咳嗽:“现在只能帮着家里人煮饭炒菜,其他活都做不了了。”他在不久前被确诊为矽肺三期,康复的希望非常渺茫。

  据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尘肺病科主任李和林介绍,像罗绍捌这样的矽肺三期患者,每年需接受5~6个月的住院治疗,每月治疗费约3500元。这对于生活拮据的村民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他们在苦盼救助

  “早知道打工会得这种病,当初给我多少钱也不去!”罗绍捌激动时喘气的声音像是拉风箱。从上个世纪80年初开始,马山县陆续有2000多人到海南一些金矿打工。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今年组织了两批专家到该县的白山镇、百滩镇调查,接受诊断的360名农民中矽肺病的检出率高达42.22%。

  患病的农民说,由于他们当年在海南打工的矿早已被封或易主,矿主无处可寻,再加上当时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讨要医疗费。

  在广西的另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东兰县,约有200名农民工于2004年秋天到2005年3月先后到贵州铜仁地区某汞矿从事开采、冶炼工作。他们每天工作10~12小时,用土法从原矿中蒸馏成品汞。由于车间没有防尘防毒设施,有的人工作3~4天就出现了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有的壮劳力在炉旁工作一两周就连十斤重的东西都提不起来了。

  直到今年3月,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调查组深入东兰、罗城两县调查,对从汞矿务工回家的54人进行检测,才发现43人尿汞超标检出率达80%,有的甚至超过正常值的156倍。

  汞中毒是一种较严重的重金属中毒,会严重损害人体的肾、脑、肺等器官。目前检出中毒的农民,只有5位家境稍好的自费到专科医院进行了治疗,其余38人仍在等待救助。

  费用谁来负担?

  “查清农民致病的原因并不难,现在的难题是善后处理,怎么救治?费用谁来负担?”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所长葛宪民说。

  当初,农民工外出打工都是自发的,在流入地既无务工证也无暂住证。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工伤保险,患病后无法向用人单位索赔。

  葛宪民说,目前国内发生的农民工群体性职业病事件,一部分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群体性职业病事件如果发生在省内,由地方政府部门出面协调普遍可以解决;如果跨了省,协调就困难重重。二是缺乏证据。

  自治区总工会法律部部长吴根全表示,农民工职业病维权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普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患职业病属工伤,但农民工在申请劳动仲裁索要赔偿时,因无法出具劳动合同,因而无法证明与用工单位的用工关系;二是职业病有一定的潜伏期,而农民工流动性大,举证艰难;三是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在哪个地方发现患病,哪里就应该负责。然而许多农民工往往一年半载就换了好几家打工场所,要证明在哪里患病几无可能。

  一份文件透出的曙光

  为了遏制职业病的危害,广西各级政府正在进行着种种努力。

  日前,广西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横县矽肺病患者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子女教育资助办法》,规定该县广龙村和大化屯近百名矽肺病患者每年秋冬季可分批前往广西工人医院住院疗养,每人每月可领取60元到100元不等的生活救济金,患者的子女教育可享受国家“两免一补”待遇。最让村民们放心的是,上述费用均由该县财政负责。葛宪民举着这份文件高兴地说:“这样的解决办法近乎完美,几乎可作为全国范本。”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人的医疗费和其他赔偿费,应由责任业主支付,横县政府能作出财政兜底的决定着实不易。据了解,横县矽肺病患者均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出到金矿打工的经历。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证据,金矿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救助要求。

  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应建立省际职业病防治工作协作互动机制,以避免职业病发生地相互推诿及企业拒付医疗费等现象。此外,各级政府应建立职业病防治救济专项基金,解决当前不少职业病患者医疗待遇不落实、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实际问题。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