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川汽摩节病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09:32 宁夏日报

  “汽摩节再这样办下去,只会逐渐萎缩直至消亡!”银川摩协主席陈峰直言汽摩节病得不轻。

  2005年,在出生的第六个年头,银川摩旅节有了一个外延更大的名字——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

  也就是在这一年,它听到了舆论强烈的质疑和反思,繁华难掩背后的危困。

  “ 六年来最不成功的一届闭幕式!”

  百姓 —— 部分车手驾车呼啸来往 ,威胁行人安全,噪音扰民。众多黑车挂着组委会发放的车牌横冲直撞,摩旅节成了黑车展览会……

  媒体—— 一位女记者被工作人员围堵辱骂。央视记者被车手威胁“我捅了你!”……

  车手——门票优惠规定模糊导致不满,个别车手焚烧汽摩旅节旗帜和服装。不少车手负气退出……

  “ 这些看来只是一些细节,但它深深地伤害着人们对汽摩节的爱!”8月26日的闭幕式印证了陈峰的话。

  仅有宁夏汽摩协会一支百人左右的车队前来捧场。零星的掌声,极少的车迷和观众,郁闷的气氛。

  “这是六年来最不成功的一届闭幕式!”车迷用去留表达了自己的爱恨抉择。

  一切问题的根源是体制不畅。陈峰说“这是汽摩节的老病!”报告 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1999年,时任银川摩协主席的陈峰,知道了美国哈雷摩托车迷聚会。“每年几十万车迷云集狂欢,给当地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同年9月,《摩托车》杂志遍邀各地摩协负责人交流。赴京的陈峰在座谈会上首次提议在银川搞一个车迷聚会。11月,座谈会移师青岛。陈的设想被与会者再次肯定。

  回到银川,在一次接触中,陈得到当时主编《宁夏日报·西部商情》旅游版的沈国放指点,“摩托车手聚会应该和当地旅游联系!”摩旅构想诞生。

  42岁的马汉臣,被认为是让汽摩节从“一锤子买卖”到“做成天长地久的”的推动者之一。

  1999年,他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广告公司。这年冬天,因朋友的介绍,他和陈峰因摩旅节走到了一起。凭着商人的敏感,马汉臣意识到这项活动做起来会很有味道。

  “这么大的活动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起步!”马汉臣做出了最基本的判断。几天后,一份申办银川摩旅节的报告书出现在了时任市长郝林海的案头。

  这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宁夏经济欠发达,没有专业摩托运动队,没有摩托生产厂家,没有知名的大企业,靠什么办国际摩托节?”反对者摆出的理由理性而客观。6年后的今天,正是这些让银川国际汽摩节缺少了做大做强的内在支持。一个批示带来了一个知名品牌

  “多亏了马骏廷!”马汉臣说,时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马骏廷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在与中国摩协高层的接触中,马骏廷认识到宁夏的种种不足是制约但不是致命条件。“一旦跨越就会带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开拓与创新显然鼓舞了他,马骏廷在报告书上写下了同意。富有远见的郝林海也给予了支持,银川市政府拿出了130万。

  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批示和支持给宁夏带来了一个如此知名的品牌。

  “这个果断的决策体现了政府的远见和魄力!”张会萍,教授,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这样评价。“但办旅游节这样的大事情,经营一个品牌,仅凭心血来潮是远远不够的。从创办到现在,一直缺乏项目细化的可行性研究,先期的市场调研工作不够,对相关制度缺乏科学合理设计。”

  这些都让汽摩节有了先天的不足。招商见证品牌成长

  从那年开始,马汉臣用自己的招商路见证了汽摩节品牌的成长。

  2000年初,申办成功的喜悦很快过去,等待马汉臣他们的是有生以来最为艰难的日子。

  “吃的是闭门羹,走的是坎坷路,过的是不眠夜,流的是辛酸泪。”马汉臣这样描述自己最初的“化缘”招商路。他在雨中敬侯3小时,却连一家摩企的业务员也见不到。首届汽摩节,招商35万。“那时没有知名度,更谈不上品牌。”

  2000年6月16日,靠着 《摩托车》等业内媒体的宣传和陈峰等人在圈内的人脉积淀,1300名车手聚会银川。

  “那时所有的景区都免门票。”。车手们可以自由出入宁夏的好山好水。“那时的接待和组织根本没有什么经验,但大家都能理解!”五湖四海的车手为有了一个聚会的理由而激情满怀,他们可以原谅初生的汽摩节所有细节的缺陷。

  2001年,第二届如期举行。

  1600名中外车手到来,国内外近100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本届摩托旅游节。

  马汉臣的招商仍在继续。他发现难度比第一年少了很多。“人们开始知道摩旅节了!”

  这一年,宁煤集团拿出了100万。而圣雪绒用100多万冠了名。

  “银川市政府占58%,我占32%,宁煤占10%”马汉臣说,那时有了一个股份的配置构想,“政府也认可。”但记者没有见到这样一个书面表达的股份分配。

  张会萍教授说:“政府在培育一个品牌时,吸纳民间力量搞股份制,应该是一条好路,但股份如何分配,分配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却要细细思量。张认为,明确股份才会使责权利清晰,这是体制建立的根本。各地车手朝圣银川

  2003年,银川汽摩节走到了自己的颠峰时刻。

  这一年它因“非典”推迟到10月3日举行。但报名注册的车手首次超过了2000名。中国宗申摩托车队车手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央视延时直播开幕式。亚洲摩托车联合会主席东酷先生,率8个会员国的相关官员到来。他肯定它已成为“亚洲摩坛最大规模盛事”。另外,80余名外国车手让这界汽摩节有了真正的国际色彩。

  更可贵的是这一年,“品牌真正得以建立。综合评估它有了5000万的身价。”

  四川绵阳的车手在 《朝圣银川》一文中写道:“银川,煌煌西夏古都,每年万千摩托车手从世界各地自驾摩托车去那儿,参加亚洲最大的摩托车迷们的盛会。”车迷有了品牌忠诚度。

  “为了这次银川之行,有的车手冒着丢掉工作的风险,有的还默默贡献了几万元经费。”这位北京车手随后写道,“前面经乌海、石嘴山,还有300公里就到银川了,不知道银川会以什么样的姿态欢迎我们。”

  这样的疑问是有感而发的。激情过后的反思

  当激情开始消退,车手和媒体都开始理性观察汽摩节这个品牌所提供的种种。

  早在2002年,《中国汽车报》一位资深记者就反思道:“银川摩旅节缺少一个平台,一个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做的,能给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缺少专业的人员机构负责活动的招商、引资;今年的冠名赞助商是当地的商业银行,这也是一种很明显的政府干预行为。而缺乏市场运作会使摩旅节继续举办下去的原动力逐渐枯竭。”他的笔尖指向了体制。

  他接着分析,“三届摩旅节,除了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增加了旅游收入外,组委会得到的资金资助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呈上升趋势。试想,如果这么大型的活动最终的受益者仅仅是饭店、景点,仅仅是当地的旅游业,而没有为当地带来更多后续的财富,如摩旅节过后慕名而来的游人、投资等等,那将是一个多大的遗憾。”

  银川政府和旅游部门的高层也一直在总结反思着。

  薛刚,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公认的儒雅睿智。在2003年的媒体采访中他坦承“汽摩节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今后,要想办成真正的亚洲摩坛最大规模盛事,还需要把摩托产业链做长,吸引众多企业来银川,带动产业发展。”出言谨慎但意味深长,品牌空壳化倾向被开始关注。2004黑色记忆

  可惜这些反思和总结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就到了2004年。

  第5届汽摩节成为很多人不愿提起的黑色记忆。

  “民生房地产公司被政府给予了招商经营权。”马汉臣说自己被剥夺了大规模招商的权利。“招商只能拾遗补缺。”可那届的招商,民生做得不很成功。

  其后的组织混乱更使许多车手和记者受到冷遇。

  那年8月的《宁夏日报》,刊文《摩旅节我拿什么去爱你》,写道:“车手言语中流露出的东西是落寞!……主办方工作人员的冷漠态度让他们难以理解!”记者发问:“如果千里迢迢满怀激情和梦想而来的车迷,离去时心中却装满了难言的辛酸,下届他们还会来吗?”

  答案出现在2005年。

  “外地的车手来得少了!”陈峰说,“有近一半的外地车手在开幕式后见见老朋友就走了!”

  马汉臣的招商也受到了影响。“一份100多万的合同,因企业在市场调研中听到很多负面传闻而取消!”转型困局接踵而至

  “体制不明导致组织混乱,组织混乱伤了车迷的心,少了车迷的支持人气下降。从而对赞助商的引力减弱。”陈峰说,这种循环在今年再次重现。

  “政府更看重形象和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垄断招商的马汉臣更关注利益得失,旅游部门对景点的想法多一些。”陈峰说,大家带着并不十分相同的目的,来做一件事,却往往忽略了对品牌的培育。

  同时汽摩节的品牌也面临着转型困局。

  全国148个大中城市“禁摩”,每年将直接导致摩托车行业销量减少300至400万辆。“由于城市市场的逐步沦陷与萎缩,摩托产业开始走向没落和夕阳,摩托车运动也受到极大影响。”

  “不是换个名称就可以了。在银川做汽车旅游运动的难度极大,很难成功!”一位经济学者直言。

  老题未解,新题又扑面而来。

  “需要集中更多的智慧,很好的进行策划、组织,才能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影响。”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薛刚说出了他的解决之道。(本报记者张晓明丁建峰 秦磊)

  学者把脉汽摩节本期受访学者档案:

  张会萍,教授,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经济学(财政学)博士。

  王凯,副教授,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文化旅游管理系旅游教研室主任。

  银川有办好汽车摩托车旅游节的条件吗?

  张会萍:银川举办汽车摩托车旅游节,也有优势条件,比如适合越野车运动的赛道、大片的荒摊戈壁;但与大连服装节和潍坊风筝节这类旅游节相比,则有些“先天不足”,。如果与旅游节相对应的相关产业不能在一个时期内有长足的发展,那么旅游节便会像一株远离地面的植物一样,摆脱不了“营养不良”的命运。

  王凯:没有相关产业支撑,的确是制约旅游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区外和国外都有一些成功的范例,证明如果运作得好,非产业所在地也同样能够举办成功的旅游节,并使之成为一个品牌。(汽车)摩托车旅游节最初的思路是很有胆略的,即首先占领越野车运动市场,打响知名度,再利用其无形资产收回成本乃至赢利,但相比较而言,银川国际汽摩节所影响的相关产业从深度和广度上都非常有限,6年里可影响的行业主要是餐饮、旅游景点和宾馆业,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短;与旅游节相关的产业如纪念品、汽车摩托车的美容服务等市场的开发,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汽摩节是“赔钱赚吆喝”的事情么?

  张会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核算成本,汽摩节也一样。如果汽摩节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能够大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那么这件事就值得做。作为投资方之一的银川市政府,年年举办汽摩节,如果因此增加了就业机会,让当地的商家都高兴,最终增加了财政收入,为这个节日投资就是值得的。

  王凯:如果把政府看作一个大的商家,那么旅游节就是这个商家的一次促销活动。赔钱赚吆喝,要看吆喝来了什么;如果每年因此带来的收益都能大于“吆喝”所付出的成本,那么次次“吆喝”都赔钱,也是值得的。

  作为一个无形资产已达5000多万的旅游品牌,保护汽摩节这个品牌的关键在于什么?

  张会萍:如何依托品牌进行成功运作,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事实证明,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政府作为最大的投资商,在很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凯:这6届(汽车)摩托车旅游节,所运作的方式一直是粗放式的,缺乏到位的管理和明晰的市场定位。政府举办旅游节,最终的目的是要借此提高当地民众的整体素质,为当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包括许多管理人员的认识都不到位。今年的汽摩节期间,我正好在北京出差,发现北京的各大媒体对汽摩节的报道极少,连一些旅游学界的学者也对这个节日知之甚少。宣传一个旅游节,除了有强大的资金力量作支持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内容丰富的、常办常新的好策划。

  摩托车产业对汽摩节有何影响?

  王凯:对环保的问题我们是不能回避的,但未必全是坏事。比如我们可以在汽摩节举办期间,将环保宣传活动作为汽摩节的主题之一,至少在短期内,能起到“反其道而行之”的效果。再比如这两届(汽)摩节为民众所诟病的交通安全问题,也可以作为活动的一个主题进行操作,也许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本报记者黄燕婷张晓明)新闻来源:华兴时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