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义诊”医生自曝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2:25 舜网-济南时报

  采写:记 者 刘研波

  通讯员 黄鲁建 刘胜利

  近期,在我市的一些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晨练场所,经常有一些公司举办各种各样的“义诊咨询”活动,他们往往以开展“健康讲座”为幌子,最终让老年人“慷慨解囊
”,购买所谓有“奇效”的保健品或仪器。对此,省工商局12315近日也发布消费警示:义诊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活动,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如果将其作为促销形式,“义诊”无“义”可言。

  现在的“义诊”都是如何运作的呢?昨天下午,就职于某保健品公司的“义诊”医生苏先生,向记者揭开了“义诊”背后的秘密。

  患者:我被“忽悠”了

  家住洪楼南路的张大爷近日遇到一件烦心事儿:一天晨练时,他随意参加了一家保健品公司举办的“义诊”活动,并听了“健康讲座”。回家时,推销人员热情地将他送回家,且不由分说给老人换上了保健床单、被褥,称可“免费试用”。过了几天,对方上门收费,由于产品已过了试用期,张大爷只好付了2800元钱。

  无独有偶,今年7月份,家住工业南路的孙大娘也遭遇了一次热情的上门“义诊”。推销员帮她测试了血压后,开始推荐价值580元的保健品,并称有奇效。孙大娘被“忽悠”买了该产品,连发票也没要。一个月后,当她对该产品产生怀疑时,已不知该到哪里寻找对方。

  “义诊”专门针对老人

  苏先生原是济南某单位医务室的医生,两年前内退后被某保健品济南公司聘为“义诊”医生。苏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多,治疗老年疾病的市场日渐增大。老人们一般看病心切,防范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保健品、药品经销商看有机可乘,便在老年人聚集场所举办各种各样的“义诊”,目的是高价兜售他们的药品、器械。

  “公司要在哪个小区‘义诊’时,往往会事先派出一些工作人员,到该小区散发一些写有治愈患者实例的宣传单,称‘治愈率达98%以上、彻底治愈不复发’,同时想方设法套取老年人家的电话号码,并告诉老人‘义诊’时会给打电话邀请。”苏先生说,为了增加老人对‘义诊’的信任,组织者还会以‘服务老百姓’的名义与居委会或小区管委会接洽联系,这样既能解决场地问题,又能取得大家信任。“这个环节要给在居委会或小区管委会说话算数的人送礼,还要交场地费,有时还能从中套取小区内老年人的资料。同时,这样也为‘义诊’聘请了‘通信员’,当职能部门来检查时,能早发现、早通报。”

  “药品”多为保健品

  “义诊”卖的都是些什么呢?据苏先生介绍,多数情况下“义诊”卖的不是药而是一些保健品,“根据规定,保健品不得宣传疗效,因此保健品很难通过正常广告渠道促销,而‘义诊’则不同,它能避开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还节省了大笔广告费。‘义诊’可以将保健品打扮成既滋补又治病的良药,甚至还‘包治百帛。这正是保健品厂商对‘义诊’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苏先生介绍说,保健品当然不是药品,有时会在现场被戳穿,这时促销人员会说:“确实是药品而且是新药,但药品批号申请需要好几年时间,现在正在申请过程中,不久就会下来。这个药已治愈了多少多少患者,买药还是要看疗效不要只盯着批号。”

  “义诊”招术解密

  记者从很多市民处了解到,他们所遇到的“义诊”不止是卖药,还有很多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等免费项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苏先生说,“义诊”开始时很忌讳“谈钱”。“工作人员在散发宣传单时,一定要强调用的是国际先进仪器,而且是免费的,‘到大医院去要花费几百元’——这是‘引人’的关键。”

  据了解,“义诊”吸引中老年人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免费赠药。经销商会打着各种扯不上边的旗号,大力宣传治疗效果,采取先用后买等方式,赠用一两天的药,用后感觉有效再买,以消除老人们的戒备心。等大家真正购买时,告知你要达到实际效果需要3~4个疗程的药,诱导患者多买。等大家服用2~3个疗程发现并没什么效果时,他们往往已杳无音讯。

  苏先生说,“义诊”的专家都是精心挑选的,他们不但要略懂医术,还要会推销,“我们这些人的除了基本工资外,最主要的收入是卖药提成,卖的越多收入越高。”据了解,“专家”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老板不但要让他们掌握所推销产品的疗效,还要统一“专家”在“义诊”中的言行举止。

  苏先生说,绝大多数借“义诊”搞促销的产品,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无国家正式批号的、知名度不高的、疗效不明显的或者是过期失效的,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他们通过免费赠药形式,收买一些患者作“托儿”,现身说法,夸大宣传,欺骗更多患者,达到广告促销效果。其实少量赠药,并不影响他们获得更大盈利。这是他们搞“义诊”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经销大军中不少是社会招聘人员,所推销的多数不是“抢手货”,花钱做广告,时间长、收效慢,采用“义诊”促销是首选方式,花小钱雇大夫,天花乱坠地介绍产品功能和疗效,无病不问诊,问诊是患者,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将患者的小病看成重症,彼病说成此病,然后“对症下药”,开出几个疗程的用药,让患者心甘情愿地掏钱买药,至于疗效怎样就不得而知了。何况这种“流动义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即使想投诉,连对象都找不到。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