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欲让职业乞丐讨不到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3:17 东南快报

  继组织志愿者劝导“职业乞丐”回家后,日前广州市针对“职业乞丐”又有新招———拟建档案分类管理职业乞丐,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社区化管理,让“职业乞丐”讨不到钱。

  现状

  乞丐竟有车接送

  据悉,广州有很多骗乞行为,许多“职业乞丐”将乞讨作为赚钱手段。有的甚至结伙,行乞还有专车接送。目前,广州的职业乞丐不仅严重影响市容,而且还引发了治安问题。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对“职业乞丐”的管理做出了努力,但效果不明显。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冯绍裘称,今年1月,该站与相关部门组成流动救助小分队,协助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求助。到8月15日止,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84人次,但其中“仅有70多人愿意回家”。而且被救助者基本上都是职业乞讨者,他们绝大多数不愿接受救助。

  冯绍裘认为,这些“职业乞丐”根本没有主动求助的意愿,遵循“自愿受助”的原则,“职业乞丐”实际上已不属于规定的救助对象。市民们在对待“职业乞丐”的问题上,迫切希望摆脱“给了钱怕上当,不给钱又难受”的困扰。

  专家

  建议出台配套法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开发管理处处长彭澎指出,要彻底消除乞讨现象是不太现实的,应通过国家立法或地方立法对乞丐进行去伪存真。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冯绍裘认为,建立一个分类治理机制,可将职业乞讨行为控制在一个度上。冯绍裘建议,首先是加大公安部门对乞讨人员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加大宣传,揭露乞讨现状中的骗乞行为。同时,推进乞讨者管理的社区化进程,将救助服务延伸到社区,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对本区内乞讨人员调查、摸底,建立资料档案,通过提供服务的形式,干扰乞讨行为,提高市民对乞讨的认识,让他们讨不到钱。

  多位专家认为,对“职业乞丐”进行社区化管理是一个好办法,其对象不应仅仅限于乞讨人员,而应面向所有救助对象。

  市民

  建真假乞丐辨别系统

  广州市民也纷纷给出了管理“职业乞丐”的建议。卢洁峰女士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城市乞讨问题,她设计了一套“乞讨人员”管理方案,采取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对全市甚至全省的流浪乞讨人员登记造册来进行管理。更多市民提出,政府有关部门有责任对乞丐身份进行鉴定,应该建立一个信用审查系统,加强对乞丐的身份管理。

  很多市民提出了“联合抵制‘职业乞丐’,只给食物不给钱财”的观点。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