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评:从“吃空饷”现象反思相关制度的疏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9:0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吃空饷”现象的危害,不仅导致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更破坏了社会公平原则,容易引发对政府管理制度的质疑,至诱使一些人钻制度漏洞而侵吞国家财产。这些都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都会迫使我们付出不必要的社会成本

  据《人民日报》8月26日报道,河南省有关部门日前联合决定,对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进行专项清理。清理整改的内容包括:已调离原单位,但工资关系未按规定随行政关系转
办的;受党纪、政纪处分及司法处理,但工资待遇未按规定处理到位的;不符合政策规定,未经人事、劳动部门批准,长期不上班、擅自离岗经商办企业、长期在外进修学习及从事其他工作,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的;财政供养人员亡故后仍继续领取工资的;不在特定工作岗位工作,违反规定领取特殊岗位、艰苦岗位津贴、补贴的;及其他采取不正当手段虚报冒领工资、离退休费、津贴、补贴和补助的。

  不在本单位工作而在该单位领取工资、离退休费、津贴、补贴和补助等,这一现象被人们习惯称为“吃空饷”。河南省此次专项清理行动,触及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吃空饷”现象。事实上,虚报冒领工资等“吃空饷”现象不仅存在于河南一省,在其它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吃空饷”现象的危害,不仅导致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更破坏了社会公平原则,容易引发对政府管理制度的质疑,甚至诱使一些人钻制度漏洞而侵吞国家财产。这些都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都会迫使我们付出不必要的社会成本。

  从根本上而言,“吃空饷”等类似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关制度的疏漏———就这一点反思,它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比如,与“吃空饷”类似的冒领养老金的问题,即有些职工已然逝世,但没有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也没有相关机构通报或者核查此事,于是其养老金一直被家属冒领。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制度上规定医疗机构对职工亡故必须向社会保障部门通报,如果公安部门能够及时注销逝世者的户口,如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建立信息互享互报制度,那么,“死魂灵”冒领养老金的现象必然会大大减少。再比如,有些地方还发生过个别人驾豪华私家车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现象,引发人们对失业保险金制度周密性的质疑。其实,这也反映了我们的相关制度留有漏洞。同样道理,对“吃空饷”问题,如果各单位能够严格规范用工制度,如果组织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能够加强监督检查,那么,也会大大遏制某些人骗吃财政资金的冲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吃空饷”现象的长期存在,还与一些部门主观上的不负责任、或有意钻制度漏洞有关。人员工作调离,工资关系自然随同变更,但一些单位长期拖着不办;未经批准,长期不上班的员工,按说应该进行劳动关系清理,但是一些单位出于乐得当老好人等种种心态,任其继续领取工资;还有一些单位为了本单位小团体利益,为了本单位“增加收入”,有意利用空置名额吃财政空饷。时间一长,一些单位一些人对“吃空饷”现象见怪不怪,甚至彼此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集中清理“吃空饷”现象,是主动弥补某些环节管理疏漏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从制度上完善相关措施,堵塞漏洞,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