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苏昆山破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0:47 人民政协报

  本报讯(记者蒋志臻)“昆山市率先实施‘三有工程’,构筑‘五道保障’,营建帮扶机制,使昆山市农民腰包渐鼓,笑容绽放。”昆山市委书记曹新平一番简短介绍描述了该市近年来在破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难题方面的探索。这是记者在8月25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九三学社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九三学社江苏省委、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据悉,昆山市通过实施“三有工程”,即“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劳动力培训,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鼓励群众办实业、搞物业,增加资产性经营性收入。近两年,昆山每年培训劳动力超过2万人次,每年转移劳动力1万多人。去年又启动了“基石工程”,即选派市镇机关干部进村工作,重点抓“三有工程”的推进,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今年又成立了农村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建立了农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农民创业担保中心、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三个中心”。同时,还积极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引导更多的农民入股、扩股;因地制宜,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房东经济”,不断提高群众投资性、资产性、经营性收入。

  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农民病老无忧。昆山市还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五道保障”,为农民支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社保大伞。目前,全市低保已实现全覆盖,低保水平逐年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

  对于昆山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成功经验,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所长沈荣华指出,政府还营建帮扶机制,即积极帮扶弱势群体,把减少低收入家庭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落实和完善弱势群体在就业、就学、就医、居住等各方面的帮扶措施,尽力缩小贫富差距。一方面,深入抓好“开发式”帮扶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配送股份等多种形式的低收入家庭增收机制;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三结对三服务”活动,对那些不能进入“低保”,又不符合“五保”的家庭,采取亲帮亲、邻帮邻、党员帮群众,先富带后富等措施,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共同富裕。来源:《人民政协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