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亚洲感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3:42 新民周刊 | |||||||||
中国需要“亚洲感知” “全球感知”要建立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互相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换言之,亚洲各国和地区应该通过“亚洲感知”来达到“全球感知”。 撰稿/陈统奎 赵艳燕
2005年8月20—24日,上海,第四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再次汇聚1400多名全球“亚洲学”学术精英,在上海展览中心梳理亚洲的昨天,检视亚洲的今天,畅想“亚洲的未来”。 荷兰莱登国际亚洲研究院创办的国际亚洲学者大会已经走过8年岁月,从莱登到柏林,从新加坡到上海,“亚洲学”已经融入各个国家的主流学术话语。更重要的是亚洲学回归亚洲,以这次上海会议为例,与会者已有一半来自亚洲各国和地区,研究亚洲,不再只是欧美学者的事情,同样是亚洲学者的重要使命。 数量激增仅仅是一种开始。就像华人学者、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小明博士所言:“关键是,亚洲自己的学者要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亚洲自己的学者从影响上也应该占主导地位。” 中国,世界的文明古国,亚洲的新兴大国。目前,中国学者在“亚洲学”上的声音,并没有与自己的大国地位相当。8月24日晚的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中法人文科学中心主任杜明教授直言不讳地点出这种尴尬:“在这个国家(中国)里,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商务关系和美国上面;中国对亚洲的研究,比如说对印度或者是日本的研究处于短缺状态。” 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家巴巴拉·怀特森·安达雅也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亚洲学生对亚洲国家还不如对美国和欧洲的了解呢。” 巴巴拉认为,要成就“亚洲的未来”,亚洲学人应该教育出一代具有“全球感知”的新人。 很显然,巴巴拉的“全球感知”建立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互相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换言之,亚洲各国和地区应该通过“亚洲感知”来达到“全球感知”。 4天时间,200多名中国学者在22个会场参与了16个领域的250个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对于中国而言,“亚洲感知”绝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也应该成为普通公众的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