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引丛:用文学和医学改变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7:50 公益时报

  - 本报记者 雷国庆 甘肃漳县是国家贫困县,这里海拔3000多米,气候寒冷阴湿,一年有8个月穿棉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杨引丛就生活在漳县的金钟乡慢子路村。1992年,杨引丛组织当地农民创办金钟文学社。13年漫漫金钟路,通过中央电视台报道,杨引丛和他的金钟文学社已经广为人知。真正让杨引丛高兴的是,他的家乡得到了外界更多的帮助。

  建立农民自己的文学社

  采访杨引丛,他不回避,也不渲染自己的残疾。遗传性佝偻病使他和妹妹永远残疾了,病症在弟弟身上显现时,村里刚好来了解放军医疗队,吃了大夫给的药,他的弟弟逃过厄运。杨引丛身残志坚,初中时就表现了文学方面的才华,他是金钟乡第一个写文章在省报发表的人,当时在乡里引起了轰动。初中毕业后,杨引丛决心在写作上闯出一条路,但父亲劝他学行医,为将来的生活找条出路。就这样他边学医边写作,积极向外面投稿,但除了少数退稿外,都杳无音讯。文章老发不出去,干脆自己办个刊物,自己写自己发。

  1992年,金钟文学社成立,首批发起社员8个人全是农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订立了自己的社规,大家按章执行。规章包括:所有社员要经常阅读文学名著和历史传记;每个社员两个月至少要写5篇稿子和3篇以上的读书笔记;不许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许赌博,不许打架斗殴;后来又加上了上山义务采药。

  杨引丛说规章可能严格点了,但为了共同的文学理想,最早发起的8个人都坚持下来了。每到双月,文学社的张广义奔波在金钟一带的山里,收取社员在劳作间隙写的稿子。稿子收齐了,交给社长杨引丛。他们选稿的标准是:“水平可以不高,但精神要高。什么都可以写,包括批评地方落后,不公正的人和事等”。经过杨引丛两天的编辑,再用最便宜的纸,油印出一本本的小册子,这就是《金钟》。

  每期《金钟》都被送到县上,送到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等。大家轮流去送,旅费谁去谁掏。到县城送《金钟》,又花钱又耽误农活,刚开始社员家人不理解,多数社员去一次家人就跟他吵一次。现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县上主要领导很重视他们的刊物,有时他们通过金钟反映地方上的一些问题,好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建立诊疗所

  文学社创办以后不久,杨引丛看到缺医少药给乡亲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学医的杨引丛想,如果金钟文学社开办自己的诊疗所,免费给乡亲们看病,乡亲们既能减轻经济负担,也能少受病痛之苦。

  办诊疗所需要医疗器材和必要的西药,中药在他们那里资源丰富,可以发动社员自己上山采药,西药和医疗器材只能花钱买了。杨引丛自己掏不起这些钱,让社员凑也不现实,他们太穷了。

  没有其他办法,杨引丛只好把自家的地拿出来,带领社员种上油菜,四亩油菜地收后换了几百元钱,他全部投入到了诊疗所。

  经过一年的准备,诊疗所开张了,文学社成员做了分工,杨引丛懂医术负责给乡亲们看病,文学社的社员义务上山采药,慢子路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诊所。看病不收取费用,但他们的医术还没有得到乡亲们的认可,来这里看病的人屈指可数。杨引丛说:“乡亲们只认可穿西装、戴眼镜的人”。转机是本村一个青年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得不能下床了,家里拿不出钱让他去大

医院接受治疗,只能绝望地等死。杨引丛要青年家人不要放弃,他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帮助青年治疗,通过服用中草药,18天后奇迹发生了,青年能下地走路了,3个月后基本上痊愈了。

  通过这件事,乡亲们来这里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最多的还是看风湿性病的。现在,外界捐助给金钟诊疗所的西药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使用了,全乡20多个残疾人都在金钟诊疗所免费看病治疗。杨引丛还在努力,想通过自己的关系,为金钟乡建一所大的现代化公立医院,真正解决乡亲们看病难的问题。

  建立金钟免费读书馆和扫盲夜校

  让杨引丛引以自豪的是他的金钟免费读书馆,已经有臧书12000多册。杨引丛说,这些书都是媒体报道金钟文学社的事迹后,社会各界捐给金钟文学社的。其中,解放军出版社一次就给他们捐赠了3万多块钱的书。这么多书如何更好地利用呢?杨引丛说这些书不是给他的,也不是给金钟文学社,这是金钟乡亲们的共同财富,应该大家共同分享。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杨引丛在镇上临街处找了房子,建立了金钟读书馆,乡亲们来借书看书方便了。读书馆需要管理,花钱聘请管理员是不可能的,杨引丛只好自己管理了。为了诊疗室和读书馆,杨引丛一个人搬到乡上来住。搬出来后,有时一个月也不回慢子路村的家,家里的所有农活全顾不上了。读书馆成了大家的精神乐园,乡亲们经常来这里看书和借书,农民喜欢科技和实用技术方面的,青年学生爱看文学类的书籍。

  由于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金钟乡的文盲半文盲很多,杨引丛办起了扫盲夜校。刚开始,参加的孩子很多,其中多数都是女孩子。没过几天,夜校的人就跑得没几个了,家长认为孩子晚上太困了,白天打瞌睡影响干农活,不让他们来了。有3个女孩坚持了下来,后来文德市作协副会长支持她们上了大学,这位副会长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金钟体验生活。杨引丛说,现在不认识字的人比较少了,但夜校还要办下去,内容要以科技致富为主。

  杨引丛说,随着金钟的成名,自己也有机会走出大山。上海江沪实业公司董事长让他留在上海,他的工作和生活由公司负责解决。在上海呆了12天后,他还是回去了。杨引丛说:“自己要信守创办金钟时的承诺,上海好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金钟乡感觉自己很重要”。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