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山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4:50 山西日报

  今年7月,胡锦涛同志亲临山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山西的实际出发,在促进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在改进干部作风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制定“十一五”规划、谋划新的发展思路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的根本指针,是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
指针。

  山西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部署和支持下,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逐步建成国家的

能源基地;特别是近年来,全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当前我省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国内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面对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转移,我省具有较好的承接优势;即将到来的“十一五”时期的大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需要强大的能源支撑,为我省优势明显的能源产业提供了巨大而持久的市场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持、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把山西建成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十分关注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将振兴东北和西部开发的一些政策向我省相应地区延伸;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和发展理念的深刻改观,打下了坚实基础,形成了良好氛围,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开局良好。同时我们也深知,山西属于欠发达省份,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加快发展压力大;作为资源型省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压力大;作为自然条件较差的省份,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压力大;作为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压力大;作为内陆省份,扩大开放压力大。解决好这些问题,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对山西省情和发展规律的把握上有新认识、新境界,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在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上有新突破、新局面,特别要围绕“三个下功夫”,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致力求真务实,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增长的自主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山西作为国家的能源基地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老工业基地,能不能既为全国发展更多更好地提供能源支撑,又加快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能不能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兄弟省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能不能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探索一条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科学发展之路,对山西来说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和艰巨性、紧迫性,是对我们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强化发展举措,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上,做到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定规划、作决策、抓落实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要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三农”问题既是经济社会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必须始终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把农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农村繁荣纳入全社会进步中、农民增收纳入国民收入分配总格局中统筹考虑,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拓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渠道,引导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有序流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以治旱为主攻方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坚持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设东西两山优质杂粮干果经济区和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转移特别是向省外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搞好规划,增加投入,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上要加大发展优势产业的力度。着眼于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坚持产业延伸与产业创新齐抓,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互动,发挥比较优势与加强薄弱环节并举,进一步抓好煤电、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及制品、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及现代服务业等七个方面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支撑体系。要围绕把山西建成国家最重要能源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煤电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煤炭深加工,增强转化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增创能源产业的新优势;要大力发展不锈钢、铝镁合金等原材料及加工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等带动性强的产业,使其成为新的增长点,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的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抓紧完善发展优势产业的具体规划和推进措施,在落实好国家总体规划、用好国家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含量,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知名品牌,建设各类园区、发展优势产业基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国际惯例办事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在统筹区域发展上要加大培育集群经济、特色经济的力度。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矗发展城市群、产业集群和企业园区,通过空间集聚推进要素整合,培育特色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增强山西的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意义重大。要继续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建设都市经济圈,使太原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大城市行列中具有鲜明优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完善各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建设重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竞相发展的格局;依托大运

高速公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促进沿线资源合理配置、产业有机整合,形成富有活力的产业带;抓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实行跨越式推进,走出高寒冷凉地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兴起一批富有特色和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推进;完善政策措施,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培育一定数量的经济强县,夯实富民强省的基矗

  在转变增长方式上要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循环经济是一种循环化、集约型的增长模式。我省发展循环经济任务艰巨、前景广阔,潜力和效益巨大,一定要作为转变增长方式、创新经济形态的战略重点来抓。结合产业特点,制定和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长远规划、政策措施、技术途径和推进步骤,选择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园区和市县进行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特别是以煤矿为依托,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加快煤基合成油开发、煤层气综合利用步伐,以钢铁、焦化企业为依托,扩大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以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废物资源化,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方面促进经济由线性运行向循环运行转变。通过政策推进、机制保障、典型示范,使循环经济取得明显进展,实现全省经济的内涵式发展。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要加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力度。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山西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也更为典型。

  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在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中促进资源节约,在全面治理和严格控制中促进环境保护,在积极修复和大力建设中促进生态改善,特别是要实施好重点城市重点地区蓝天碧水工程。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资源资产化管理,对资源勘探、开采、转让权进行公开拍卖,建立矿产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能够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技术进步,在采掘业、集中供热供气、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利用、生态恢复等方面,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新产品,提高资源环境生态工作的科技水平。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执行国家标准,完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打击非法开采等违法行为。树立新的资源环境生态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节约型城市、企业和社区,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在增强发展动力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创新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旋律。只有消除观念性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整合资源,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只有积极参与市场的充分竞争,才能培育起经得住考验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优势。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中型企业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一般性竞争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加快国有股退出步伐,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使国有企业的结构、机制、效益和形象发生深刻改观。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搞好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支持和保护。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激活社会资本,提高融资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调控引导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与港澳台的经济交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和战略资源进口,抓好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各个方面、不同层次都有特定的责任、要求和作用。山西社会贫困面较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构建和谐社会难度较大、任务艰巨。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发展步伐加快、历史文化悠久、革命传统深厚、人民勤劳朴实等有利条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真正做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协调推进,形成建设和谐山西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通过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和谐。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大力营造平等竞争、鼓励创造、共谋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创业机制和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使社会成员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使整个社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重视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有效控制人才流失,使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通过实现与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和谐。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工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公益事业,做到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相协调,培育经济增长点与拓展社会就业面相结合,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相统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全省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普遍受益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适时提高保障标准。继续实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四大扶贫工程,加强对吕梁、忻州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帮扶。

  通过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和谐。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的观念、体制和方法。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特别是要加强对新社会群体、新社会领域尤其是流动人口的管理、引导和服务。完善社会应急体制,健全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煤矿增加安全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矿工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

  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谋发展、作决策、抓落实,都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各方面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利益表达协调机制,重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群众工作中,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感情上贴近,从思想上沟通,从解决实际问题上取信于民,同时要教育引导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理解、积极参与各项改革。

  通过加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和谐。在加快发展,夯实和谐社会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巩固和发展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快制定一批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山西建设的地方法规。扩大基层民主,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太行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和发展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基础,培育崇尚和谐、促进和谐的文明新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努力求山西发展之真,务惠民富民之实。

  要具有勤奋学习的品格。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不重新学习,势必要落伍。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思想境界,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科学文化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的本领。

  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坚持与时俱进,自觉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实践,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善于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善于破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突出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园区和创新型企业,以全面创新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要具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认识和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要不断深化对山西省情特点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和把握各个阶段经济运行的特征和趋势,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深入探求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探求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内在规律,探求资源型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规律,探求经济欠发达、物质基础薄弱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律,探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律,探求在各地条件不同、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发展的科学性。

  要具有开放大度的胸襟。扩大开放,既是内陆省份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历史上晋商的辉煌启示我们,现实的激烈竞争要求我们,必须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事物,用开放的胸襟谋划发展,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有益做法,努力创造有利于对外开放的体制和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善于与外界打交道、谋合作、共发展,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把握发展机遇,拓宽发展途径,提高发展本领。

  要具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实干兴邦,清谈误国。在繁重的任务和难得的机遇面前,我们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百折不挠,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兢兢业业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任接着一任地去做,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机制,端正用人导向,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要具有清正廉洁的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加强党性修养,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掌权、怎样用权的问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筑牢拒腐保廉的思想道德防线,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张宝顺(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