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滥用抗生素现象扫描:长此以往,细菌将所向无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7:17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新闻提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左右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发现,一些患者为了“多吃快好”而盲目“点药”、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等原因,导致滥用抗生素现象在我市也非常普遍。对此,医学界人士担心,设若有朝一日,病菌耐药性“进化”速度超过抗生素的研制进展,患者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江苏排第一

省监测中心:抗生素成药品不良反应“罪魁祸首”

昨天,记者从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总数达4000余份,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抗生素成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

据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王越介绍,上半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表36377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为28份。病例数量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南省、北京市。在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最多的是南京。从今年1月至8月26日,南京的报告数已有1603例;其次是苏州,1241例;南通,921例。

在这些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大部分不良反应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这与病人用药盲目性大、医生用药随意性多有关。其中,有部分病人因为药品不良反应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除抗生素外,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还有疫苗、氨基酸等。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王越认为,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逐年增加,反映了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在不断提高。其将有利于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对上市后的药品进行再评价,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

“虽然报告总数排名全国第一,但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江苏仍低于上海等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王越介绍,根据国际经验,每百万人口的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应当在200份到400份,而我国还不到100份。

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呼吁药品生产及经营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旦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现象,应积极、及时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实习生 黄敏 记者 邹伟

患者自主“点药”,医生牟利滥开

70%感冒发烧患者上来就用抗生素

张先生感冒了,他认为只有服用抗生素,病才会好得快,于是按照他一贯的“自治”办法,去药店买了一些阿莫西林。

昨天,记者走访瑞金路上的几家药店发现,像张先生这样“自治”感冒的患者很多。在一家药店,营业员热心地推荐说,感冒发烧可以用先锋霉素、麦迪霉素等药物消炎。虽然按规定,抗生素药要凭处方买,但一般药店根本“不理这个茬”。

市中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周健中说,在临床中,他们发现70%的感冒发烧患者一上来就要求用抗生素,这很不科学。因为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根本没有效果。尤其是一些家长,看孩子感冒发烧,不待查明原因,便给孩子吃抗生素,这既耽误病情,又增加毒副作用。

患者“点药”:以为抗生素越贵越好

上个月,73岁的王大爷因急性支气管炎住进南医大二附院消化科。根据病情,医生给王大爷开出青霉素进行常规治疗。可没想到,王大爷的儿子找到医生,颇为不满地说:“我父亲是退休老干部,医药费单位全报,你们怎么给他用这么便宜的药。能不能用点进口的马斯平或泰能什么的?”

对于王大爷儿子的要求,医生耐心地解释说,别看青霉素只有20多元一支,但它足以控制王大爷的病情。用马斯平、泰能这些高档抗生素,就如同用大炮打蚊子,虽然也能起到治疗效果,但反复使用会使肌体产生耐药性,下次再发生严重的感染,药效则会大大降低。听此言,王大爷的儿子没再坚持换药。不久,王大爷病情好转,其儿子特地向医生表示感谢。

开大处方,医生从抗生素头上牟利

昨天,记者在八一医院儿科遇到带女儿来复诊的董女士。她说,女儿因发烧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扁桃体化脓,开出了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在内的168元的药品。因为不想让孩子服用抗生素,她只好带着女儿换了家医院。

八一医院儿科一位医生诊断后,开出的药物加上注射治疗费不到40元。经过两天的治疗,董女士女儿已经基本康复。

八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魏艳鸣说,扁桃体化脓这样的小病一般不需要用头孢类抗生素。不排除个别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才给一些病情并不严重的患者,开出高档抗生素类药,医生从中拿提成牟利。

门诊:做药敏试验的不到50%

81岁的张老太高烧不退,住进市中医院消化科。经检查,医生发现张老太因长期用药,免疫力低下,最终诊断为血液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为让张老太退烧,医生先后给她服用了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但疗效都不好。医生为她做了8种药敏试验,在头孢哌酮、马斯平、头孢毗胺、泰能等药物中筛选药物,最终确定高档抗生素类药物泰能对张老太尚有疗效。

“泰能是抗生素类药物中的重磅炸弹。”市中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刘万里称,虽然高档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如果滥用,其副作用也相当大。按规定,使用抗生素前应该做药敏试验,以确定细菌对何种抗生素敏感,但现在,医院门诊做药敏试验者不到50%。

通讯员 赵国梁 小河 辛静 南京日报记者 李映晖

两大原因导致滥用

“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点滴,能单一的不联合用药,能窄谱的不广谱,能国产不用进口”。这条医生熟知的抗生素选用准则,现在却屡屡被突破。是什么原因导致抗生素被滥用呢?

市中医院的一位专家对此做了分析。

其一,患者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患者因为怕麻烦或费用原因,不愿接受各种为便于筛选用药的药敏试验。就拿腹泻患者来说,80%都应该做“粪便细菌培养试验”,可不少患者一听做试验要带大便,而且报告还要等,便直摇头。干脆要求医生开点“厉害”的消炎药,能治好病就行。而另一些患者为了“多吃快好”,也盲目向医生“点”进口或价格高的抗生素,力求“药到病除”,有的甚至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

其二,抗生素利润空间大,通常在其他药物的10倍以上。个别医生或医院科室受经济利益驱使,给病人多用、乱用抗生素。以成本仅10多元的抗生素替米星为例,经过层层加价后,到患者手中变成了60多元。而24颗装的阿莫西林胶囊出厂价仅为5元多,医院要卖到10多元。医生私下里都知道,普通药的回扣一般在10%左右,但进口抗生素的回扣率高达15%—20%。正因为如此,个别医生对开抗生素类药物乐此不疲。

通讯员 赵国梁 小河 辛静 南京日报记者 李映晖

细菌愈来愈顽固

据了解,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院内使用率是30%。而在我国,近5年内,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在67%—82%之间,抗生素类药物的费用更是占到全部药费的40%。

长此以往,细菌将愈来愈顽固

某大医院急诊中心主任说,滥用抗生素给患者看病增加了难度。十几年前,抗生素只用于一些重症感染的患者,疗效非常好。以前,一个拉肚子的患者,可能仅用一支环丙沙星,就能起到很好的消炎效果。现在,同样是拉肚子,往往用一代头孢菌素类药,也很难起到疗效,不得不再用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药。

这位主任称,本来,药敏试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可现在医院的药敏试验率还不足50%。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抗生素普遍滥用导致有的患者“久病不愈”,另一方面,愈是治不好,愈是加大抗生素的使用级别,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滥用抗生素将导致有的人无药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市中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刘万里说,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刘万里说,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在感染人群中,一般抗生素的耐药时间是一两年,而研制一种新抗生素至少需要八九年,如此一来,听任这种状况延续,10年、20年后,医生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专家:医生需自律 患者要谨慎

据了解,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已引起管理部门的关注。国家卫生部先后出台了国家药品限售令,规定药店必须凭处方才能对患者出售抗生素,同时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医院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要求。

尽管如此,医学专家提醒说,除了从规定上进行控制,医生和患者还必须自律,才能改变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首先,应该核定医院、医生每年的抗生素用药种类和总量,对其进行限制和考核;对患者设立个人抗生素详细用药档案备查,以便追溯医生的开药责任。另外,作为患者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盲目“点药”,积极配合做各种药敏试验,不随便购买抗生素自行服用。

通讯员 赵国梁 小河 辛静 南京日报记者 李映晖

(编辑 晨光)
(03-11 10:28)
(10-28 08:50)
(04-11 10:26)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1 15:33)
(04-22 08:35)
(09-0107:17)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