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教时评:资助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助者的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8:2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体系的同时,还将视角投向贫困生资助伦理问题,探索出一套“隐形补助”的新路子,在给贫困生经济补助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对他们的自尊与隐私的保护。仅去年一年,中国科技大学通过不见面的一对一资助方式,就向1100人次学生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66万元。

  从实践来看,中国科大这项“隐形补助”政策试行两年来,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
多方好评,因为它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

  由此,笔者想起不久前社会上对“在媒体上公示受助学生名单”做法的争议。北京石景山区一位私营企业老板与区政府达成协议,将分5年捐资100万帮助辖区贫困高中生。助学金管理方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助学金的使用公开、透明,要将受助名单在媒体上进行公示。而受助学生则表示,希望改变这种做法,不要将受助贫困生的名单在媒体“曝光”。

  助学金管理方负责人面对争议这样表示,穷不丢人,相反穷能激发人向上的斗志。这话不无道理。但是,在资助时考虑一下受助对象的心理感受,这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救助伦理问题。

  贫苦生是一个不幸的社会群体。但是,生活贫苦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命运对他们的不公平,所以给他们资助是应该的。但是,资助绝对不意味着暴露乃至“展览”他们的贫困身份———即便这是出于援助的善意。这种做法对于贫苦生来说,可能感受到的是另一种屈辱。因为贫困并不仅是一个关于物质收入的概念,更包含着人的自尊和体面。

  贫困家庭的孩子心理往往更为敏感和脆弱,他们需要资助,更需要人格平等与人格尊严。如果我们采用的方式一旦不妥,就会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很大伤害,甚至留下永远抹不掉的心灵阴影。对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小心翼翼地维护他们脆弱的自尊,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上的资助更重要。

  据报道,在纽约,冬天常常积雪盈尺,可是公立小学仍然坚持开课。因为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赤贫的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饭,孩子的生活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学校宁愿麻烦一些,也不愿意停课。为什么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享受,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老师的答复是,他们不愿意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多好的话呀。同样,资助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受助者的尊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贫困生“隐形补助”的做法,彰显出人性的光辉温情,值得所有的资助者学习借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