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贺兰血之激战乌布浪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8:42 宁夏日报

  两山夹一口

  乌布浪口,系蒙古语“乌布拉克”之音转,意为大水泉之口。在今乌拉特中旗境内南部,处于乌梁素太,德岭山乡和温更苏木交界地带,两山夹一口,位置十分重要。清末民初,这里就是北通外蒙古,南接后套平原的交通枢纽和商贾往来之通衢。现今又是包(包头)银(川)和五(原)海(流图)两条公路相交会合处。

  然而1940年初,这里却是炮火连天、弹石横飞,宁夏马鸿宾部马腾蛟35师守军,对侵华日军进行着一场惨烈的阻击战斗,双方鏖战,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乌布浪口的山河大地。今天,乌布浪口西侧一排排石垒坟墓历历在目,就是当年为国捐躯的抗战阵亡烈士公墓。一身正气的抗日烈士,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篇章。

  血战两天一夜

  乌布浪口战斗打响时,马鸿宾赴重庆参加军事会议,马腾蛟指挥。

  1940年1月31日上午8时许,日军开始向四仪堂正北、乌布浪口正东的枣树林子大沙滩结集兵力。其先头部队经马部四仪堂阵地前时,先用3架飞机在205团阵地上空盘旋侦察轰炸,紧接着又用大炮轰击。之后,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向乌布浪口试探性进攻。日军4辆坦克开进208团阵地前接触仅10多分钟后,3辆坦克调头往回跑,一辆在原地不动。驻守在战壕里的官兵误以为这辆坦克被打坏开不走了,跃出战壕向这辆坦克冲去。不料这辆坦克突然扫射,打死10多人后又调头东去。

  日军在进行了一系列侦察性进攻之后,集结在枣树林子大沙滩的车辆已近300辆,开始向四仪堂、乌布浪口阵地发动进攻。81军阵地前已按马鸿宾的命令,挖有宽、深各3米的一道防御壕沟,从乌布浪口的山脚下一直到黄河北岸,长约20华里。壕沟前还有50米宽的陷坑地带。这些工事对防御敌人机械化部队有良好的作用,但也易被对方用作掩体,对己方不利。双方激战到天黑,伤亡惨重,难分胜负。在四仪堂阵地从上午到夜间9时许,205团一营一连连长丁良玉负伤,次日身亡,排长、班长、士兵阵亡30多人。营部文书薛万有被炮弹击中,血肉横飞,身首异处。日军久攻不下,便用飞机利用顺风不断施放毒气,马部虽用土办法防毒,但仍有不少人中毒,部队战斗力大为削弱,情况越来越危急。

  夜间10时许,206团二营营副马建功率领两个连从乌拉脑包出发,经四仪堂增援。敌人发觉后,进行阻击。马建功在激战中被手榴弹炸死。两个连拼死摆脱,终于和208团汇合。敌人发现增加了兵力,便加强了进攻。夜间11点半,208团阵地被突破,但敌人未敢贸然前进。

  次日黎明战斗再起,四仪堂阵地的战斗仍十分激烈。马腾蛟令206团第一营增援四仪堂阵地。增援部队通过一段七八里的开阔地带时,遭到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伤亡惨重。但部队还是冒着炮火、弹雨、浓烟,冲破敌人火力封锁,到达阵地。乌布浪口与四仪堂两个阵地联合作战,继续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部队已是两天两夜没吃没喝,加之气候严寒,饥寒交迫,人困马乏,伤亡惨重。战斗打得激烈悲壮、艰苦卓绝。马鸿逵在后来回忆起这场战斗时说:举世闻名的台儿庄、长沙等战役,国军英勇奋斗的精神,亦不过如此。

  下午,日军集中力量突破四仪堂阵地,从右侧截断马部退路,地面部队和飞机形成立体攻击,马部溃败。马腾蛟师长、马玉麟旅长在乌镇收容部队,拦住团长们不准后撤,想重新组织反击。但这时编制已乱,且因退路断绝,不少人被逼进入北沙漠之中,已是再无法组织起来。马部一路败退,日寇占领了五原、临河,一直追击到临河以西的黄羊木头才停止。

  据原马腾蛟206团团部通信员、乌拉特中旗德岭山乡农民徐吉玉回忆:2月2日近傍晚时,35师各部集结乌拉脑包时,发现乌布浪口守军208团大部已阵亡,205团大部已亦伤亡有一半,206团伤亡较小,除失踪者外,是役计阵亡官兵500多人(新注:实际阵亡千余人)。腊月二十六日(2月3日)早上,35师抵达五原,发现五原城已被日军占领,插有敌旗,马部绕城而过,双方均未开火,35师向西南后方开拔,回到磴口休整。

  马鸿宾惩罚两军官

  马鸿宾在重庆得知部队战败后,立即赶回磴口,收容部队,查讯情况,追问责任。他责问208团团长马钟和该团第二营营长马希舜:“为什么在2月1日夜间日本鬼子进入乌布浪口阵地时,你们不上火线?”马鸿宾心情沉重,两眼血红,嗓子沙哑,生气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起仗来怎能拖着尾巴跑呢?往哪儿跑?能跑出中国去吗?当军人见打仗就跑,还不如回家给婆娘抱娃娃去。我们不能丢了地方和老百姓一跑不管,我们还要打回后套去,守住地方,保护老百姓。”马鸿宾将马钟和马希舜戴上脚镣押到黄渠桥撤职查办,将坚守阵地的205团第一营营长马维麟提升为205团团长,该营副王五典提升为第三营营长。将收容的部队重新组织了两个团,补充了装备之后,即令马培清率领,重返河套,协同傅作义部队继续与日寇作战。

  隆重安葬 告慰英灵

  1940年3月21日,傅作义反攻五原,取得名震西北战场的“五原大捷”,此后日寇一直未敢继续西犯。

  3月31日,西军重返乌镇。时天气转暖,黄河解冻,大地回春。

  4月初,傅部与西军寻获乌布浪口阵亡官兵遗骸,并选择乌布浪口西侧为公墓地。

  当时西军撤退后,战事稍缓,当地老百姓即主动掩埋阵亡烈士遗骸。掩埋过程中发现,有的血肉模糊,弹伤累累,仍保持着同敌人拼搏的姿式,甚至难以与敌尸分开;有的怒目而视,死不瞑目,嘴里咬着敌人带血迹的半片耳朵;有的肢体分离已无法辨认……其景甚是惨烈,令人肃然起敬。正是这些血肉之躯,使入侵之敌付出了惨痛代价,战士们与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清明时节,傅部与西军在乌布浪口为阵亡官兵选址的墓地之处,召开了有千余军民参加的悼念抗日阵亡将士大会,并隆重举行安葬仪式,以告慰烈士英灵。根据群众提供的原掩埋地点,一一认真核查清理,确难以全数寻获,最后将凡能找到的官兵遗骸全部入殓装棺。

  大会上,一排排灵枢,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会场,还陈列着140多位烈士灵牌。会场庄重肃穆,人们心情异常悲愤,然后将烈士灵柩安葬在乌布浪口西侧的向阳坡地。墓穴长2米、宽1米,呈南北走向,以北为上首,横排向南。坟墓上面堆砌石头,每座墓前立有一青砖碑刻(砖系乌镇砖窑烧制),碑刻文字苍劲有力,工笔刀痕较深,刻有烈士部队番号、职务、姓名,亦有注明籍贯者。墓地四围垒砌石墙,高1.5米、宽0.5米。整个公墓依山而筑,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3米,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公墓背依青山,面临公路,向阳坡下,环境幽雅,烈士英灵安息其间。

  血染的记忆

  据当年在乌镇稍美干货铺当伙计的梁五堂(今乌拉特中旗副食品加工厂退休工人)回忆:“腊月二十三(1940年1月31日)傍晚,我参加由民工组成的担架队,接送和救护乌布浪口、四仪堂的西军伤兵。第二天早上,民工又为守军运送干粮和物资,我参加的是送粮队,由师部通信排的两名士兵和两名民工组成。我们22个人,每人背一个干粮袋,往乌布浪口西军那里送去。”据他说,当时天寒地冻,守军没有皮衣,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下艰苦作战,士兵们在冰雪战壕里双手缩在胸前袖筒里,怀抱一支枪。送上干粮时,伸出冻僵的手,咬着冰冷的硬烙饼,余下的揣在怀里。就在送粮途中,天空突然出现3架敌机,低空盘旋扫射,将送粮队打散,一名送粮队员被打死,白茬皮袄上印出鲜红的血迹,其余的人躲在干芦苇丛中,这时才发现里面藏着不少老百姓。(本版撰稿张树彬兰建忠)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