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今推“慈善月”特刊1470万元善款扶危济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09:23 武汉晚报
本报今推“慈善月”特刊1470万元善款扶危济困(图)
  “慈善一日”今日掀起助学热潮两个“中心募捐点”现场劝募今日,本报所有的零售报纸收入将全部捐赠资助贫困生上学武昌德庄饮食公司响应本报善举每年9月1日定为公司慈善一日本报今日推出“2005·扶助特刊”

  本报讯 (记者 喻敏实习生边煜亚)2002年4月,本报开辟“扶助行动”专版,专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本报的公益扶助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三年多来共筹集社会善款1470余万元,并全部用于助学助养等社会公益事业。

  这期间,本报四次组织“为贫困大学生交学费”活动,筹款500余万元,帮助1200多名贫困大学生上学;每年为1000多名孤儿资助学费、生活费;帮助700多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

  同时,本报还为家庭困难重病患者筹集治疗费近400万元;救助贫困的白内障残疾人、特困唇腭裂儿童等1200余人社会捐资200余万元。

  三年多时间里,本报直接或间接扶助的社会弱势群体达4200多人次。从省委书记、省长,到普通百姓、小学生,及一些外国友人都通过“扶助行动”送出爱心,捐款人数已达近6万人。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连续几天的助学捐款热流,将再掀“高潮”:以“助学改变人生”为主题的“武汉晚报慈善一日”大型募捐活动今日将在三镇铺开,爱心企业、好心人现场捐款送去关爱。

  武昌德庄饮食公司捐款十万元后,响应本报善举,拟将每年9月1日定为公司慈善一日。

  (《慈善月扶助特刊》详见今日本报25~40版)

  时评:助学改变人生

  本报以助学为主题的慈善月扶助活动,从今天起全面展开。

  扶弱行善是仁者永远的选择,也是本报不变的追求。

  推己及人为仁。当我们开回小车住进新房时,当我们多数人奔上了小康过上好日子时,正眼看看,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为吃上一顿饱饭犯难,为受点起码的教育发愁。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面对五天才吃三顿饭、饿着肚子做作业的花季少年,不能袖手旁观,不会无动于衷,这种关怀和不忍,是陪护贫困生们走出逆境的温暖阳光,也是我们慈善月助学活动不尽的力量源泉。

  那些过早地经受了太多不幸的贫困学生,他们有的失去了父母,有的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们没有吃饭的钱,除了一点改变人生的希望外,他们什么都没有。但他们还有我们,我们每一丝关怀的眼神,我们每一个不足挂齿的援手,都可能点亮他们美好人生的希望。

  行善不分先后,爱心没有大小。我们少抽一包烟,少吃一根冰棍,或者少打一个聊天电话,也许就可以托起一枝含泪无助的花朵。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为助学捐出的每一分钱,都是一次责任与爱心的播撒,我们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到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来吧,让我们一起助学;来吧,让我们一起收获。

  助学,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行善,提升我们自己的人生境界。

  (宛评)(来源:武汉晚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