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当“人性化”遭遇“低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4:30 新民晚报

  不少大城市都存在“低素质”人群——在某市运河城东桥桥洞下就住着不少拾荒者,每天吃喝拉撒在桥洞。附近住户意见很大,且没有安全感。但负责执法的治安队长却很为难:“现在都是人性化管理,赶不走,怎么办?”执法人员若语气稍重一点,旁边就是运河,他们河边一站,以死威胁。执法人员只好碰到一个劝解一个。

  一边是文明社会的执法标准,一边是传统痼疾的积重难返;一边要保证“高端”住户
的居住质量,一边牵涉到人性制度对弱势人群的关爱,确实是一个新的管理难点。但用什么管理手段取得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则是对城市管理水准和高素质人群人文理念的一种考验。

  最近不断听到将低素质人群赶出城市的呼声:前阵就有市民希望控制外来素质不高的人口进入,以提高城市质素。这说明,在我们的民主进程中,主张效率优先,漠视社会公平者,显然还占据了社会意识的主流。

  我们不能正视“低素质”的存在,把他们作为一种文明社会的羞耻。但又不愿或者无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去污”就成了城市管理的一种思路。把低素质人口赶出城市的视线,以此打造城市的高素质形象,就成为某些执法及公共服务者的内在心理。反映在执法及公共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一种伪人性化管理:有时驱赶和排斥比打骂更令外来者恐惧和心寒。

  “人性化”还有一种现实困境是:有人根本不相信“人性化”对“低素质”有心理改造意义,而认为暴力才是对付“低素质”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政府部门长期的管理积习,因此遭遇人性化的新理念难免会有不适之感。在人性化的现实呼声面前,某些执法人员难免要耍两面手段,或者实行伪人性化管理,致使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往往进一步,退两步。

  因此,对外来人口,尤其是某些低素质者实施“去污主义”,可能会使城市暂时显得清爽起来,却无助于社会问题的根本改变,就像上述新闻中,除了考验城市管理的艺术之外,如何用人性化化解低素质才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我们社会对弱者的态度:拾荒者挤在家门口是很讨厌,可是谁有权力赶他们走呢?在他们没有更好的生存场所之前,人性化只能是唯一的姿态。

  信息时报(司欣)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