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风泰利专题 > 正文

江苏省气象台连发3个警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6:28 南京晨报

  晨报讯 强台风“麦莎”留给南京的记忆还没有远去,比麦莎更强大的台风“泰利”今天开始又将给南京等地带来“强风暴雨”,省气象台一连发了三个警报。

  可能是今年的最大台风

  省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警报”称,1-4号,淮河以南包括南京将有暴雨,部分地区大
暴雨,并伴有6-9级的大风,其中2-3号是遭受影响最严重的时段。

  与以往台风影响不同的是,冷空气这次也参与扮演了“兴风雨”的角色,暴雨是由台风和冷空气交会生成的,势力强大,省气象台已将此次台风对江苏的影响定位为“严重级”。据了解,此次台风很可能会是今年影响我国势力最大的一次台风。

  “泰利”势力远超“

麦莎

  今年第13号台风“泰利”来势汹汹,目前正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大陆逼近,预计在穿过台湾海峡后,将于今天下午到夜里在福建中部到浙江南部一带登陆。

  与横扫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的

台风麦莎相比,泰利势力更为强大。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介绍,泰利的势力之强从以下两个方面可见一斑:由于台风本身就是一个低气压,中心气压越低说明势力也越强,与强台风麦莎的中心气压950百帕相比,泰利更低,只有910百帕;麦莎的风力为45米/秒,达到12级,而泰利的风力达到了65米/秒,远远超过12级。泰利的势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据

中央气象台消息,泰利将有可能是今年影响我国势力最大的一次台风,强度将远远超过麦莎。

  省气象台连发3个警报

  台风登陆后,尽管强度有所减弱,会继续朝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并从热带风暴演变为低压环流。不过,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包括南京,由于处在北方冷空气和台风的夹击下,将面临大风暴雨的考验。

  省气象台连发了台风警报、大风警报、暴雨警报三个警报。

  沈树勤介绍,目前冷空气已南下,南边的台风外围云系也步步北上,两者相遇将形成一个新的暴雨带,由于台风的云系本身就携带了大量的雨水,在遇冷空气的情况下,势力会更加强大:

  1-4号,淮河以南地区包括南京将有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并伴有6-9级的大风,其中2-3号是遭受影响最严重的时段。

  市民要关闭好家里的门窗,收回晾晒在外面的花草和衣物。出门要注意带上雨具,同时避开户外广告牌。专家同时发出警告,户外广告牌和简易工棚要赶紧加固,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冷空气结合台风造暴雨

  此次暴雨产生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冷空气与台风结合产生的一个“变种”,而不是直接由台风外围云系带来的暴雨,所以威力可能要比以往的台风带来的降雨更为强大。这也是这场暴雨与今年早些时候的台风雨最大的不同之处。

  沈工介绍,历史上,南京也曾出现过这种台风和冷空气结合带来大暴雨的天气。1963年的12号台风、1976年的13号台风、1980年的12号台风都曾制造了大风暴雨。其中1966年的22号台风,给我省19个地区带来暴雨,6个地区出现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

  历史上,这种台风和冷空气的结合曾给我国带来了最惨痛的一次暴雨袭击,那是发生在河南。据了解,1975年8月4日,第3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后一路朝西北方向移动,在8月4日至8月8日期间,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个别地区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纪录。造成了多处河坝崩溃,死亡多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近期进入台风高发期

  7-8月被称为台汛期,但是“今年的台风还远远没有结束,8月底9月初,南京进入了台风的多发影响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警告说。

  这不,台风泰利才刚刚发挥影响,西太平洋洋面上,今年第14号台风已经生成。此次台风是否会影响南京,影响大小,目前气象专家正在严密观测之中。

  即使是在历史上,1956、1959、1963、1972、1977、1990年都发生了8月底9月初遭受台风影响的事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1990年8月31日南京遭受15号台风影响后,9月17日、9月18日再次接连遭遇17号和18号台风的影响,短短半个月左右时间,南京先后与3个台风碰面。

  作者:戚在兵

  相关专题:台风泰利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