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抗战胜利日:为何不是“八一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3:43 东南早报

  人们之所以大多数不知道9月3日为抗战胜利日,是因为媒体过多地宣传了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向盟国投降的日子,人们恰恰是把这两个日子混淆了。

  1951年8月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东北局宣传部的提议,是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
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45年9月1日,这一天在许多泉州老人的脑海中依然记忆犹新,那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普天同庆”的日子,这以后,一直没有哪一个“节日”像当日那般激动而喜悦……

  早报记者颜瑛瑛

  黄先生,现年69岁

  据黄老伯回忆,他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是在1945年8月的某一天晚上,大约是夜里的10点钟左右,他正在家中睡觉,忽然听见外面人声鼎沸,隐约还有敲打什么的声音,当时9岁的他特别好奇,就想溜到街上去看一看,但是他父亲不让他出门去看热闹,生怕出什么事情。过了不久,父亲似乎也听得什么风声,得知是日本人投降了,于是左右邻居奔走相告,一时间人们都涌到了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是直接把家里的面盆之类能敲的东西都拿出来了……接下来的几天,这样的场面一直在延续,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策划,完全是群众自发的。各个街区———那时候主要就是中山路和涂门街,都张灯结彩,搭台演戏。黄老伯说,抗战胜利日比解放日要来得热闹,那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是一个民族的胜利,那种激动的心情,所有的中国人都一样。

  吕先生,现年70多岁

  吕先生说,抗战胜利日那天,最激动的恐怕要数家里有侨属侨眷的家庭了。当年的泉州,这样的家庭十分普遍。抗战的8年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与在外的华侨失去联系,因为战争时期,邮件、包裹、钱都无法寄回家乡,更不要说人了,根本没有一条安全的路可以回来。而且抗战时期,许多人为了避难屡屡搬家,8年时间并不短,对许多在外的华侨来说,家乡的亲人也是生死未卜。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以后,陆续上演了很多“亲人重逢”的场面。尤其是东南亚那一带的华侨归来,不仅仅带回了亲朋好友的音讯,而且带回来他们那几年以来在外累积的资产,自然是举家欢庆,激动无比了。

  陈先生,现年87岁

  陈老伯是受访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抗战胜利那一年,他已经二十多岁,参加工作了。说起胜利日,具体是哪一天,老人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欢庆的场面,他的记忆还很清晰。那几天人们在街上狂欢了大概有五天吧,从筹备到最后收场,前后历经了半个月之久。人们主要的活动地点就是涂门街、中山路一带,当时泉州的主要街区也就这两个,人们敲锣打鼓都集中在此,至于周边的郊区,也是鞭炮声不断。泉州在当时不是正面战场,日军在泉州轰炸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聚宝街教堂附近,另一个是现在东街的法院对面。陈老伯说,当时民众的情绪都很激动,日本人投降了自然是非常的喜讯,但是作为战败国,他们没有给我们应有的赔偿,这一点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当时的年轻人,还是觉得愤愤不平。

  施先生,现年70多岁

  施先生印象中,泉州民众庆祝抗战胜利是在9月1日晚上的7点多钟,印象最深的是那几日的“全民踩街”,那些活动全是各地老百姓自发组织的。

  那时候菜洲那里有个“车鼓队”,全部是四五十岁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那几天晚上她们几乎天天都踩街。当时还有泉州传统的“踩高跷”,那些高跷都扎了有三四米高,两边还有人扶着。后来许多节日中我们也不难看见踩高跷的,但施先生的记忆中,没有比那时候来得高的了。再有就是许多泉州人都有“拜拜”的习惯,这项一般是佛教的相关节日才会有的举动,在抗战胜利消息传来的那几天,到处可见,只要是踩街游行队伍经过的地方,都可以看见居民在自家门前摆起了“箱仔桌”,各种水果熟食摆了整桌。更甚的是人们请出了关帝庙的神像上街游行。印象之中,“请关帝出巡”是非常神圣的事情,施老伯说,他这个年纪的人,遇上关帝出巡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抗战胜利日,就是其中的一次。到了晚上,人们就是举着火把和蜡烛到街上来狂欢的,这样热烈的场面大约持续了有五天五夜之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