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拳出击点名批评曝光学术腐败三案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8:00 东方网-文汇报

  此次受到公开通报的,是第三军医大学苏炳银、原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建伟,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贵宝。

  与以往“轻描淡写”或“内部处理”不同,自然科学基金委此次不仅对苏炳银进行点名批评,撤销所有已拨经费,更效仿田径场上的“禁赛”方式,取消其项目申请资格4年。

  其余两人,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予以收回经费、取消项目申请资格2-3年不等的处罚。通报同时责令崔建伟在出版物上公开承认错误,挽回影响,并认为其导师也有约束不严的责任。

  ■文/本报记者张咏晴

  因为剽窃论文、在申请项目时弄虚作假,三位科研人员近日被“实名通报批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的首页,公布了对三人学术腐败的调查结果,并予以相应处罚。

  据记者了解,这是国家基础研究主管部门第一次对学术不正当行为,进行集中、公开曝光,此举迅速在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起巨大反响。

  负责处理这一事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文庆院士称:公开通报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维护科学道德和科学基金制的声誉,净化学术环境。他强调:“要杜绝少数人的侥幸心理,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1

  弄虚作假情节特别严重

  此次受到公开通报的,是第三军医大学苏炳银、原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建伟,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贵宝。自然科学基金委指三人违背了科学道德,违反了基金委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份通报中,对苏炳银的措辞尤其严厉。据悉,苏炳银在申请金额高达数十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不仅伪造了项目申请者和主要成员的姓名,假造自己的个人信息,更抄袭他人申请书,以及在5份申请书中多处冒替他人签名,“情节特别严重。”

  与以往“轻描淡写”或“内部处理”不同,自然科学基金委此次不仅对苏炳银进行点名批评,撤销所有已拨经费,更效仿田径场上的“禁赛”方式,取消其项目申请资格4年。

  其余两人,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予以收回经费、取消项目申请资格2-3年不等的处罚。通报同时责令崔建伟在出版物上公开承认错误,挽回影响;并认为其导师也有约束不严的责任。

  细致查实顶各方压力

  于1998年设立的监督委员会,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门负责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和举报的机构。现有19名委员,除部分工作人员外,还有多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今年4月,监督委员会特别出台了《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稿)。

  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监督委员会总共受理举报来函100余件。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坚持“细致查实”的原则,不但与相关单位进行核实,还要听取本人的解释说明,在基本事实得到多方认定后,才做出最后的处理决定。

  沈文庆透露,此次认定的违规案例,总共涉及19位科技人员。但除了情节严重的3人外,其余16位被处理人都隐去了姓名和单位名称。“我们还是以教育为主,视情节轻重依据《处理办法》给予不同的处理。”

  这位基金委副主任坦承:公布名单并非没有顾虑,更顶着各方压力。毕竟名誉受损的不止科研人员本人,还有其依托单位。“庆幸的是,无论在调查过程中,还是对待处理结果,这些单位都给了基金委很大的支持和理解。”

  反学术腐败中国任重道远

  对于此次公开曝光,记者在高校和中科院听到一片掌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经科学研究者说:“中国历来的传统是,学术腐败曝光难,处置更难。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行动是中国科研体制的一大进步,给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以信心和勇气。”更有网民直言不讳地说:不具备诚实品格的人根本不配搞研究!

  事实上,从“基因皇后”到院士候选人做广告,从纳米炒作到“北大教授剽窃事件”……科学界的浮躁之风乃至学术腐败已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按中科院院士邹承鲁的估计: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学术腐败的比例估计为10%。也就是说,被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

  中科院院士张存浩坦率地说:“科学不端行为”是全世界面临的课题。“但中国科技界较普遍地认为,当前中国的科学道德问题与国外相比,要更严重一些;与此同时,科技界对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对违反科学道德问题的公开化程度、有关部门对科学不端行为防范的力度等,都还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