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战斗在“沙家浜”—老战士回忆抗日岁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8:14 汉网
我战斗在“沙家浜”—老战士回忆抗日岁月(图)
孙耀培讲述抗战经历。王世铭摄

  (记者车莉通讯员石菁王世铭)个头不高,仍显威武正气;身骨精瘦,但却精神矍铄。8月30日,82岁高龄的孙耀培老人拿出厚厚一摞勋章、证书,向我们回忆起当年的抗战经历。

  投身抗战打鬼子去

  抗战爆发后,年仅18岁的孙耀培加入了“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1941年1月,孙耀培怀着满腔热血和其他8名青年登上开往江苏常熟的轮船,投奔新四军。

  提及第一次站岗,孙耀培记忆犹新。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孙耀培被唤醒到支队部站门岗。陪伴他的是厚厚积雪和死一般的沉寂。突然,前面二三十米处桑树林里,传来时断时续的“脚步声”。“什么人?”没回答。“口令!”仍没回音。孙耀培吓得立即跑回屋,叫醒教导员。教导员看出了他的心思:“没什么可怕,站岗就是要细心观察。”回到大门口,孙耀培平静下来,原来“脚步声”是树枝上的积雪掉到地面的声音。

  次日,支队长拍着孙耀培的肩膀说:“到了部队,抗战的愿望达到了,但还有很多困难,只有用毅力决心锻炼自己,才能早日成为真正的人民战士。”孙耀培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牢记日本鬼子欠下的血债

  参军不久,孙耀培就参加了一场恶战。

  1941年3月,鬼子在常熟东塘市一带大“扫荡”,孙耀培所在营200多人,连续几夜转移,始终没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一天上午,一路鬼子袭来,离营地只有3华里。营部下令,大部队走水路向东转移,孙耀培所在排留守原地负责掩护。

  孙耀培和战友们埋伏完毕,可守候许久,不见鬼子踪影。大部队传来消息,原来敌人突然掉转方向,营部船队在环潭村附近水面遭遇日军汽艇突袭。

  木船无法发挥火力,加上多数战士不识水性,整个战斗失去了指挥,营部2/3人员战死。劫后余生的战友和孙耀培所在排重新编组成连,编入新四军六师第十八旅第五十三团第三营七连。

  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血债,孙耀培牢记在心。

  疗伤“沙家浜”重返战场

  京剧《沙家浜》,取材于1939年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江南抗日救国军(简称“江抗”)的斗争故事,“沙家浜”是这个地区的代称。孙老曾在这里战斗过。

  1941年4月,重组的七连接到任务,主攻常熟县虞山脚下的田庄镇伪军。七连为突击连,孙耀培所在的一排一班为最前沿的突击班。

  天刚放亮,在离敌人碉堡数十米的一个田埂上,孙耀培隐蔽其中,突然,碉堡射出一阵乱枪,一颗子弹从左到右穿透了孙耀培的脸颊,他顿时血流满面。

  昏迷中,孙耀培被送进了后方医院。一天,刚吃过午饭,团部通信员跑来报信:西南方向有鬼子正在放火烧屋。孙耀培和疗伤的战士们听了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团部派出小分队,协同民兵,从几个方向放冷枪,扫机枪,打退了敌人。

  养伤20多天后,孙耀培归队,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经过几年根据地建设,部队不断扩充,战斗力也大有提高。孙耀培参加过多次攻克敌人据点的战斗,粉碎过敌人多次“扫荡”,到1945年,胜仗越打越多,根据地越来越巩固。

  孙老清晰地细数着那些战果:“1945年4月28日,苏中军区一分区调集18旅52团和江都、高邮、兴化3个县独立团,在距高邮城东约40里处打了个漂亮的‘三垛河伏击战’,共歼日伪军1800余人,俘伪军少将团长马佑铭以下900多人,缴获大小炮16门,轻重机枪16挺;12月的高邮战役,共歼灭日军岩奇大佐以下1100余人,伪军第42师师长王和民以下4000余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轻重机枪200多挺,步枪6000余支,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内的日伪军据点。”

  孙耀培简历:

  1923年出生于上海,1941年参加新四军,先后担任过营部书记、秘书处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扬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65年转业,先后在四川绵阳730厂、湖北南漳4404厂担任党委书记。1975年调入武汉710厂任党委书记,1982年离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